lawrence0000 wrote:
而且有人說政府要禁賣嗎?無奈
如果每個人每天最多需要攝取100的A 超過則對身體不宜
那原本A含量超過100的商品要被課稅
那麼廠商只需要再做出一個A含量99的商品不就得了?
又不會被課稅,大家吃的也安心
為什麼大家總是有被害妄想症,一心只想著政府一定要收錢?今天這條法令又不是說A含量有10要收10%,A含量20要收20%...今天只要不超出標準,你們口中厭惡的政府也收不到半毛錢阿...(恕刪)
問題就在於...到底是由誰來定義什麼叫做"不健康"?
鹽吃多了容易高血壓我們知道,但就算你去問醫生,
他大概也只能給你個每日應攝取XXmg/kg(kg是我們的每公斤體重)的估計值低標,
與攝取超過xxmg/kg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毒性的臨界點
或著說,誰有能力寫出一套"標準手冊"去應對生活中不同狀況所需的營養,
就算寫的出來,難道說以後吃飯都要查書嗎?
你又怎麼知道,餐館老闆每道菜放多少鹽?搞不好連老闆他自己都不知道
就像你不會在家族烤肉的時候對你在肉片上刷烤肉醬的次數跟總量有精確的量化數字一樣
這邊又延伸出政府執行能力的問題,有公司有牌有廠房的大型食品企業政府也許可以這樣搞,
但一般民眾靠大型食品企業生產的食品生活?別鬧了,三餐吃麥當勞的人有幾個?能吃到影響健康嗎?
一般人還不是都在快餐店之類的地方打發三餐,這個大有為的政府又有能力去一間一間定期檢驗嗎?
我看那樣收的稅還遠不及檢驗要花的人力跟資源的費用,哪來的錢拿去給所謂的弱勢團體?
還不就雷聲大雨點小抓幾個企業大頭伸手跟他們擋琅,
大頭們再大筆一揮叫下面的精算師跟會計把洞補起來,
最後衰的是誰?從偶而吃一次變成吃不起的基層人民?
而人的生活又可以完全用公式來規劃嗎?
那這樣簡單多了,如果光照營養學的規定來做,
一天給你五片雜糧吐司跟一堆維生素膠囊還有鈣質跟少量鐵質的藥丸就可以維持你的"健康"
如果速食店推出這種"健康套餐",你會買嗎?
廠商做出這種套餐賣不出去,政府會幫忙買單嗎?
生活需要跟生存需要是兩回事
今天你容許政府去規定,"你不能吃什麼",當然實際上你還是可以吃,要被轉嫁的稅收剝皮而已,
剝皮這段我們就姑且當作是政府綜合學者專家們"善意的立場"去執行的,
如果是用所謂的"善意的立場"去執行的話,畢竟做戲就該做全套
那今天不只要對"吃什麼"課稅,"不吃什麼"也應該要課稅,
因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不是這樣?
我國民法規定20歲即為有"行為能力",代表的是20歲以後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的責任,
那今天政府這樣搞東搞西?是在幹什麼?打算以後為我的健康負責?
那我以後高血壓還是高血脂還是糖尿病可不可以申請國賠?
能嗎?打個流感疫苗,死了好幾個人,政府還是強制推動,
其實流感疫苗接種是有風險的,但政府就是可以避重就輕帶過去,
結果死了人,能不能獲賠還不確定,就算要賠,在名義上是"救濟"而非補償
簡單來說就是他死了是他運氣不好,跟政府一點關係都沒有
接種本身就有風險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如果疫情爆發會死更多人有概念的人也知道
但這種數據殺人的不沾鍋文化下,實在很難讓我相信所謂的不健康食品捐是出於"善意立場"
那美國牛肉是什麼鳥?毒奶再進口又是什麼鳥?
大事都辦不好,憑什麼要我拿健康去給政府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