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不健康食品將課稅,全世界首創

lawrence0000 wrote:
而且有人說政府要禁賣嗎?無奈
如果每個人每天最多需要攝取100的A 超過則對身體不宜
那原本A含量超過100的商品要被課稅
那麼廠商只需要再做出一個A含量99的商品不就得了?
又不會被課稅,大家吃的也安心
為什麼大家總是有被害妄想症,一心只想著政府一定要收錢?今天這條法令又不是說A含量有10要收10%,A含量20要收20%...今天只要不超出標準,你們口中厭惡的政府也收不到半毛錢阿...(恕刪)




問題就在於...到底是由誰來定義什麼叫做"不健康"?
鹽吃多了容易高血壓我們知道,但就算你去問醫生,
他大概也只能給你個每日應攝取XXmg/kg(kg是我們的每公斤體重)的估計值低標,
與攝取超過xxmg/kg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毒性的臨界點
或著說,誰有能力寫出一套"標準手冊"去應對生活中不同狀況所需的營養,
就算寫的出來,難道說以後吃飯都要查書嗎?
你又怎麼知道,餐館老闆每道菜放多少鹽?搞不好連老闆他自己都不知道
就像你不會在家族烤肉的時候對你在肉片上刷烤肉醬的次數跟總量有精確的量化數字一樣

這邊又延伸出政府執行能力的問題,有公司有牌有廠房的大型食品企業政府也許可以這樣搞,
但一般民眾靠大型食品企業生產的食品生活?別鬧了,三餐吃麥當勞的人有幾個?能吃到影響健康嗎?
一般人還不是都在快餐店之類的地方打發三餐,這個大有為的政府又有能力去一間一間定期檢驗嗎?
我看那樣收的稅還遠不及檢驗要花的人力跟資源的費用,哪來的錢拿去給所謂的弱勢團體?
還不就雷聲大雨點小抓幾個企業大頭伸手跟他們擋琅,
大頭們再大筆一揮叫下面的精算師跟會計把洞補起來,
最後衰的是誰?從偶而吃一次變成吃不起的基層人民?

而人的生活又可以完全用公式來規劃嗎?
那這樣簡單多了,如果光照營養學的規定來做,
一天給你五片雜糧吐司跟一堆維生素膠囊還有鈣質跟少量鐵質的藥丸就可以維持你的"健康"
如果速食店推出這種"健康套餐",你會買嗎?
廠商做出這種套餐賣不出去,政府會幫忙買單嗎?
生活需要跟生存需要是兩回事

今天你容許政府去規定,"你不能吃什麼",當然實際上你還是可以吃,要被轉嫁的稅收剝皮而已,
剝皮這段我們就姑且當作是政府綜合學者專家們"善意的立場"去執行的,
如果是用所謂的"善意的立場"去執行的話,畢竟做戲就該做全套
那今天不只要對"吃什麼"課稅,"不吃什麼"也應該要課稅,
因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不是這樣?

我國民法規定20歲即為有"行為能力",代表的是20歲以後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的責任,
那今天政府這樣搞東搞西?是在幹什麼?打算以後為我的健康負責?
那我以後高血壓還是高血脂還是糖尿病可不可以申請國賠?
能嗎?打個流感疫苗,死了好幾個人,政府還是強制推動,
其實流感疫苗接種是有風險的,但政府就是可以避重就輕帶過去,
結果死了人,能不能獲賠還不確定,就算要賠,在名義上是"救濟"而非補償
簡單來說就是他死了是他運氣不好,跟政府一點關係都沒有
接種本身就有風險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如果疫情爆發會死更多人有概念的人也知道
但這種數據殺人的不沾鍋文化下,實在很難讓我相信所謂的不健康食品捐是出於"善意立場"
那美國牛肉是什麼鳥?毒奶再進口又是什麼鳥?
大事都辦不好,憑什麼要我拿健康去給政府玩?
new1965 wrote:
我的比喻也許您會覺得不能接受
那我也不會覺得奇怪
因為畢竟我知道
各種比喻都有其不周到的地方
因為它只是比喻

倒是小弟從出社會至今
從沒有加入過任何政治組織
也沒對任何的顏色有偏好
更痛惡大拜拜一到 各論壇充斥一堆似是而非
以嘴砲別認真的前提
極盡煽風點火之主題或回應
想藉此引發輿論壓力嗎
(恕刪)


所以閣下的意見是,只要跟您的意見相違背,
就是在搧風點火,試圖引發輿論壓力,散撥似是而非的謠言?
這個討論串,發文者開宗明義就是對這項新稅收的草案持否定態度
而後面很多人的討論也是針對實施細節與實行能力進行討論,
這當然就會關係現在的政策執行者的執行能力等可行性的實際問題,
何以會被閣下認為偏離主題討論?

new1965 wrote:
一些大家嘴中的低俗媒體整天都是談政治了
就留點淨土給01我們想看點乾淨的吧
除非您是非得靠政治吃飯
不然這點應該您的看法不會不同吧
(恕刪)


主題是發文者早就設定好的,今天閣下進來發言,就應該表示你認同這個議題的討論
你不能加入一個討論然後以否定的態度去否決討論的根本,如果是這樣你一開始就不應該加入
或是從一開始就該表明這在你的想法裡只是個搧風點火的討論串,但你是這樣做的嗎?
但在我看來倒是您一直在轉移陣地,這個不行就拐個彎換下一個
從頭到尾一直在閃,別的版友試圖跟您解釋完一個重點之後,你又一點一點的試圖把話題轉到政治
就像前面你曾提到過,政策跟政治有何不同?
政策考慮的是實行能力與實際效果,是一種很實在很"貼身"的現實問題,考慮的面向是"眾人"或是"多數人"
政治考慮的是利益交換,很多時候只是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或是主觀看法,考慮的通常是"個人"或"特定團體"
就像我早先用健康捐當例子一樣,吸菸不好?同意
那政府對菸品抽健康捐,可以接受,但抽了健康捐,意義在哪?
幫助有菸癮者戒菸?還是提高吸煙的門檻避免其他沒吸煙的人受二手菸傷害?
如果是前者,看不到政府有做任何實際幫助的動作,就像閣下說的,從吸菸者那邊收的稅收跑去用在低收入戶那裡了,不懂...難道二手菸對低收入戶傷害比較大?
如果是後者,你政府收了錢,難道不應該弄個獨立空調的吸菸室或是特定區域讓癮君子們解放自己的癮頭的同時避免傷害到其他人?
我都看不到,我只看到有人在數鈔票數的很歡,然後把錢拿去填老鼠洞

或著說,如果基於"善意的立意(還是"基於善意"的利益?)"這項政策的制定者認為~吸菸是"有害的",所以對於吸菸者徵收稅收代表的是一種來自社會的懲罰跟對社會的彌補,但又看不到針對吸煙造成的傷害做彌補在哪,也完全沒有讓對社會"有害的"吸菸者有任何助於他們戒除菸癮的措施,所以就變成--吸煙者只要繳稅給政府,就可以合法的用二手菸傷害沒有吸菸的人?好像是這樣解釋的

因為我看不到任何配套幫助有菸癮的人戒菸,或是避免二手菸傷害到其他人,我只看到政府對菸品抽稅而已
就像中古世紀西方教廷在賣的贖罪卷一樣,可惜的是馬丁路德已經死了很久了

至少就我個人,我純粹是用健康捐跟政府收到健康捐的使用方法來指出這個政策的荒謬性,
跟想玩這個把戲的某群人背後真實動機而已
不是因為這個政府的執政者身上穿的制服是藍色,綠色還是七彩霓虹色,就這麼簡單
我也不是把所有人當笨蛋,就我最聰明,我只是把我的認知說出來,也許有共鳴,也許可以減少一些人理解的時間
因為不一定每個人都剛好像我那麼閒,就這麼簡單,
而這個討論串在討論的,是"政策",但似乎您一直試圖把議題拉到"政治"去,還動不動就想拿這頂大帽子扣在別人頭上
這種二次元分法不就是那些政論節目最擅長的?
那到底是誰一直把政治端上檯面在搧風點火?
new1965 wrote:
這也是在台灣當家的很悲哀

不管哪一邊當家

端出來的菜

就是會讓坐在桌子另一邊的家人嫌.....

卻都忘記

原來大家都是一家人....


我個人感覺 其實這不只是政治的問題

我是22歲的年輕人 自認沒有什麼政治的傾向

因為我認為不管哪個顏色在做都蠻爛的= =

可是我要講的是阿 其實這跟顏色或是做再桌子的哪一邊不完全有關

因為現在的問題是

他們喜歡丟風向球 只是球而已 要來看看大家的想法

當然 他並沒有說多久要實施 怎麼實施

但是這樣子的方式就會引發人民的聯想

然後就會開始有所謂 什麼東西生意暴跌 什麼類股跌停板

最後他又跑出來說不一定會實施.....

這很過分吧 我期待的管理者應該是要

在做決定之前做深入的研究 確立後能夠做出完整的配套

載來說明可能會實施的方法

而不只是 丟丟球看看大家的反應

之後才宣布不做 或是之後才又偷偷做

這已經有點到達擾民的地步了= =
Parker, Carlos
嘿,重點是桌子同一邊的家人都吃不下去的菜,叫桌子另一邊的人怎麼吃的下去,例如美國牛事件
john0947 wrote:
那政府對菸品抽健康捐,可以接受,但抽了健康捐,意義在哪?
幫助有菸癮者戒菸?還是提高吸煙的門檻避免其他沒吸煙的人受二手菸傷害?
如果是前者,看不到政府有做任何實際幫助的動作,就像閣下說的,從吸菸者那邊收的稅收跑去用在低收入戶那裡了,不懂...難道二手菸對低收入戶傷害比較大?

沒錯
我的意思就是
你政府用這名目來徵稅
但沒把用這名目徵來的錢用在該方面公共建設上

菸稅徵了
但之前大家不也在批評停紅綠燈的時候還是會聞到旁邊騎士的菸味嗎??
政府有把這筆錢用在防制菸害的地方嗎????
至少也在路口設個菸灰缸吧?????

現在的"不健康食品稅"????
算了吧!!誰知道錢又要拿去補哪個洞

武癡傳人 wrote:
他們喜歡丟風向球 只是球而已 要來看看大家的想法

當然 他並沒有說多久要實施 怎麼實施

但是這樣子的方式就會引發人民的聯想


要丟風向球也該丟整顆出來
連配套一起丟出來試探民意
而不是只丟出一個發想
讓人覺得這個政策的主事者連個腦袋都沒有!!
john0947 wrote:
要丟風向球也該丟整顆出來
連配套一起丟出來試探民意
而不是只丟出一個發想
讓人覺得這個政策的主事者連個腦袋都沒有!!


同意大大的說法 我就是指 如果要實施

不能只隨便出來講幾句話 這樣理所當然會被罵

所以到最後才又跑出來滅火 把責任推給媒體或其他人

最後就是不了了之或偷偷實施

真的天兵斃了
Parker, Carlos
我只覺得政府現在花錢花很兇

但是在減少浪費稅收的狀況,簡直是完全不會做

一沒錢就是搞些莫名其妙的名目來收錢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