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在安靜的場所,請管好自己的小孩

看完勒勒長的文章

覺得iauwen大寫的很棒

我們家有個小孩(我哥的)

全家只我最兇她.為何..

教育失敗歸功家長(其他都多說的)

如同iauwen大寫的"堅持"

全家人寵愛她,會變成寶(無法無天嗎? no...... 有她叔叔在)

打從她開始學走路,我便教她不可亂跑,有空就陪她玩

只要一不配合(眼神閃到)下次沒得玩

也因為長期扮演黑臉,家中地位....

但是我在的時候,她是很乖的(敢不聽話,眼神殺死妳)

小孩子都會接種疫苗,她爺爺帶她去每次總會小哭一會(相關經驗的人恐不少)

有次我帶她去,打針前就灌輸她看著叔叔,如果哭哭叔叔以後就不帶妳出去玩

一針打下後,一雙小眼睛開始濕潤將近潰堤,我會說不可以哭哭,

叔叔等一下陪你玩,帶你去麥當勞,(這招相信不少人用過)

我們家的小朋友帶出門會有幾個狀況

1 她爺爺帶不吵不鬧出門開心回來不鬧

2 她奶奶及爸爸帶.....(寵愛..)

3 她叔叔嬸嬸帶不吵不鬧出門開心回來開心(總有好康的)

小朋友的教育多是失敗在家教

我們是如此.我們也身體力行

現在我們夫妻也考慮生個小孩.但我很肯定我不會讓我的小孩跟版大遭遇的一樣

不是話說早,而是堅持



iauwen wrote:
這篇好熱鬧啊..不過...(恕刪)
樓上的jimmy大如果準備要爸爸了,
我覺得堅持是很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
但是如果你操作的順手的話,
建議不要用出去玩,麥當勞,
跟小朋友做交換條件,
這種方式幾乎每個父母都用過,
但一不小心讓小朋友發現蹊蹺(同樣狀況發生5~10次左右),
他們很容易會開始逆操作,
我老婆就是一個例子,
當初不用功,
常用打罵教育(就是這裡很多人說的教養,管教啦),
要不然就是用交換條件騙小朋友,
現在只要是我老婆帶他,
他就對我老婆予取予求,
雖然我家寶貝要求多半不過分,
可能只是要多吃幾顆巧克力,
奶奶不想一次喝完之類的....
但對他媽媽來說,
只要他依哭就完全沒輒,
我是看了好氣又好笑,
但基於尊重個人管教,避免誤導小朋友的原則,
我還是給我老婆獨立操作完,
再找機會跟他溝通,
以上經驗給jimmy大做參考,
另外就是有兄弟幫忙處理事情的部份,
我覺得是這樣子的,
a.一般有小孩的家長都有點年紀(小爸爸,小媽媽例外),有年紀的人認識的人理論上也會比較多,
b.會常跟朋友聚餐,吃飯的家長也比較熱情好客(至少我是這樣),朋友中難免會有三教九流的(至少我還滿多的).
c.沒有家長希望自己小孩在公共場所吵鬧,但小孩確實每個都是個案,有時候真的會有突發狀況.
d.被別人告知小孩吵鬧,影響到彼此安寧,如果情形還在雙方容忍範圍,我覺得就別再苛求了.
e.會反覆告知別人小孩吵鬧的通常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我的生活經驗),
很少有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還不跟現實(環境,別人的聚餐成員結構,人數,有無喝酒)妥協,
我朋友中連出來玩的也是如此啊.
f.出社會就是這麼回事,互相包容而已,當然也會有人說什麼法律之類的,
但沒有人希望自己要告贏別人前還要先斷手斷腳,那下次再遇到一次怎麼辦,
再replay一次哦!!
g.我是還好小朋友控制得住,要不然我每次聚餐可能朋友都會叫我先回家,
然後我再私底下賠人家一筆錢(我比較仁慈啦),但下次難保不會再發生.
以上心得,給各位參考,若有意見,請狠批無妨.

我覺得是家教問題吧!
我自己也有小孩,小孩子是最精的
從小我老婆帶小孩出去商店或公共場所
都隨時會提醒小孩子東西是老闆的
弄壞了老闆會生氣,爸爸要很辛苦賺錢錢還給老闆
並約定好在外面要做到不在小孩子面前買玩具給他
而是有特定日子或損壞才買
這樣小孩子在外面看到玩具才不會吵鬧
生活習慣要從小做起
例如從小在家裡吃飯就坐在自己的餐桌
3歲之前是人格培養黃金期,而不是孩子還小不懂事為理由
就是不懂大人才要多花心思去教養
用對的方法,而不是指用罵的而沒有行動,越罵越皮
所以帶小孩出去要無時無刻注意小孩子的行動與反應吧!而不是放任小孩亂跑
我覺得小孩是可以教的
除非有特殊狀況例如過動,那就要早一點發現跟治療師配合教導
奇怪了
我們家的小孩多乖啊

叔叔的
在家裡該玩的玩
出去科博館就是到處看看參觀
不會吵吵鬧鬧的
但是會有很多問題想問是真的
不過因為是小孩
所以還OK吧

阿姨的
平常鬧來鬧去的
追趕跑跳蹦樣樣來
但是媽媽有威嚴
媽媽只要認為不對的事情
看了一下
說不可以
當下做的事情馬上不做
但是還是一樣可以追趕跑跳蹦
因為有別的東西可以玩
出去
就是乖乖的
想玩的也會問過他媽媽

我就想問
為什麼台北的小孩辦不到
我姐工作地方的隔壁是網咖
上次看到一個小學三四年級的胖子
走路褲子要掉到地上
腳呈三七步
講話不是e04就是hl4的
吵都吵死了
只有白目可言
他們的爸媽為什麼不多給愛心/關心
要讓你自己的小孩跑到網咖去玩呢
風鼎 wrote:
奇怪了我們家的小孩多...(恕刪)


因為大人水準就不好了
所以覺得小孩吵你一下你是會死哦?

然後在網路上看了
就是非黑白分不清拼命跟別人嗆聲
說 [你們應該體諒我們花了多少心血管不動我們的小孩]

是非黑白都分不清的成人
讓他去養小孩,他當然覺得在公共場所小孩吵到你們又如何?
kaorh2 wrote:
並約定好在外面要做到不在小孩子面前買玩具給他
而是有特定日子或損壞才買


自己觀察的狀況,很多家長在這關就過不去了……
由爺爺奶奶帶的就不用說了,常常是一邊碎碎念一邊還是二話不說錢拿出來付帳

由父母帶的就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剛開始極力找理由,到後來反而跟小孩一起翻玩具,付帳時嘴上一邊念:
「已經買了,不能再跟我要玩具囉!」
(天知道這句話講了幾次……)

一種則是讓小孩繼續這盒捏一下,那盒看一下,等真的要離開商店才叫小孩
從前從前有一隻笨貓,不小心變成了隨處可見的瞎忙族,而且還是薪水不多的那種。
giva009 wrote:
因為大人水準就不好了...(恕刪)


希望您在日常生活中別像這樣激動,不會有好處的
這種有文必應的方式,說實在的跟小朋友的單純直覺反應很像
別生氣啦,拿張板凳來看戲
blooder wrote:
希望您在日常生活中別...(恕刪)


說實在話,
有文必應在某些層面上是有禮貌的表現,
但這位g大顯然不是因為禮貌而回文,
我想這位g大年齡層應該是介於20~22歲之間,
還沒當兵的男生或還沒上班的女生吧,
從他的回文中充分看到知識青年該有的熱情與執著,
其實看到有年輕人不斷為自己的想法在作辯護,
有一點點小感動耶,
想當初年紀還小的時候,
自己無照騎著JOG 50,
看到開車的人窗戶一開,順手丟出飲料罐,菸盒,檳榔盒等垃圾....
我一定二話不說的撿起來,
給他再丟回去駕駛座裡,
回想起來覺得當時真帶種,
但不可能再去做當年做的事了,
這位g大,還是祝福你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能稍微的察言觀色,
要不然真的會吃虧哦!!

另外樓上的風鼎大大,
你前面敘述身邊狀況我覺得還認同的,
但是怎麼最後會扯到南北差異呢??
你確定你觀察事情的立場跟角度是正確的嗎,
老實說我活到現在30多歲,
出社會10多年,
我們從商的朋友又特別多,
我不知道台灣這麼小,
要怎麼明確的分出南北差異耶,
不要被特定的政客和媒體操作去了,
就是我們台語說的:你去乎人用去啊啦!!
對政客和特定媒體的言論,
聽聽笑笑就好,
不要太當一回事,
適當的把自己的層級提高看事情會讓你的視野更遼闊.



Oo小璇子oO wrote:
要是我就拍桌對服務生大聲說:
「先生/小姐!!你看位置明明就很多,
你就一定要把我們排這裡,這個位置旁邊這麼吵, 任何正常人是要怎麼用餐?
你說說看這麼沒水準是什麼樣的餐廳!!!?」

一半是講給隔壁桌聽的!(不好意思我向來遇事都會直接反應,所以我一定會這樣說,
當服務員拒絕我一次之後我不會對服務員太客氣,
不過通常我說第一次店家大多會幫我處理....)


可能是因為我曾經在一些餐廳工作過

無論餐廳大小 好壞 高級與否

重點還是在於服務人員及廚師

通常都會幫您加了不少"好料"....
這個嘛...

小孩子的自制力差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父母的管教呢??

小弟小時候(聽父母說的)只要在外面哭鬧
直接就是被賞耳光

但是現在長大了,在外面或是火車客運上面
看到愛搗蛋的小孩子

父母大多不管(奇怪這麼愛鬼叫都不會覺得吵嗎??)
小弟的脾氣較差都會出言制止
當然有遇到過父母回嘴的,這時我絕對不會讓步,用力的罵下去就是了:

"管不好不要帶出來丟臉啦!!"

不過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會抱歉造成大眾的困擾
甚至出現過很可憐的爺爺奶奶,管不動金孫
於是就整路摀著他金孫的嘴巴直到下車
(台中到台北實在是很遠啊實在是...)


小弟也會結婚生子
要是管不動小孩子
也絕對不會帶出門丟臉
交流可以彼此學習 也是增進功力的好方法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