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台灣如果沒有機車氾濫, 整個國家印象是不是更優雅 清淨 有氣質?

tansywen wrote:
英國加拿大法國不算歐...(恕刪)


就和你說你提的才三個,歐美幾國,幾分之幾,你還在和我講是不是歐美。
你也明白,它們是為了舒緩汽車才鼓勵機車,也知道是天候會限制騎機車,它們政府就是知道在外在因素下,跟本也沒多少人願意騎機車才敢開放。你要不要去看一下你提的倫敦在googlemap上的街景,怎麼還是依然看不到幾台機車。
相比起來,台灣的機車多到爆炸,是有達到舒緩車潮的目的嗎,車多的時候還不是擠在一起緩速前進。

還有都提了二篇了,也和你說了不要在外國有沒限制機車路權打轉,外國的態度是抑制私人載具,這樣下,機車跟本不會是第一選擇,既然機車少了,政府還要特別規範機車路權嗎。

至於什麼亞熱帶適合騎機車芸芸,完全就是台灣跟不上人家先進國家的象徵,你是要拿我們和印尼、越南、泰國比嗎,去看一下新加坡好嗎?

s90711 wrote:
第一她們不推機車~~
第二是她們的地鐵四通八達而且上班有補貼地鐵費還有買車要有車位...
~~...(恕刪)

再怎麼四通八達,也不是人人家附近都有地鐵站
日本人每天走路半小時以上才能到地鐵站的比比皆是
上下班得花2小時以上於通勤路上也很多

每天要花2小時於通勤路上,在台灣是少之又少

sun911 wrote:
再怎麼四通八達,也不...(恕刪)


對啊,拿外國大眾運輸發達,我們不發達來當擋箭牌,最為好笑,日本再怎麼便利,偏鄉一小時一班公車也常有的事,有的晚上八點就沒車了,怎沒看到機車橫行。

根本就是台灣人便利慣了,不願意犧性自己的權利,來維護環境的象徵。

鑽地的冰蟲 wrote:
每天上班都重複上演這樣的情形...(恕刪)


馬路上塞車就是因為有太多的1人汽車

YouTube FYLAQQ

iaa911 wrote:
馬路上塞車就是因為有...(恕刪)


汽車是主因,但不是全部,沒有一個國家的大都市不因塞車所苦

而是台灣開車、騎車的成本太低了,導致大眾運輸不彰才會如此。
t30314 wrote:
就和你說你提的才三個,歐美幾國,幾分之幾,你還在和我講是不是歐美。
你也明白,它們是為了舒緩汽車才鼓勵機車,也知道是天候會限制騎機車,它們政府就是知道在外在因素下,跟本也沒多少人願意騎機車才敢開放。你要不要去看一下你提的倫敦在googlemap上的街景,怎麼還是依然看不到幾台機車。
相比起來,台灣的機車多到爆炸,是有達到舒緩車潮的目的嗎,車多的時候還不是擠在一起緩速前進。

還有都提了二篇了,也和你說了不要在外國有沒限制機車路權打轉,外國的態度是抑制私人載具,這樣下,機車跟本不會是第一選擇,既然機車少了,政府還要特別規範機車路權嗎。

至於什麼亞熱帶適合騎機車芸芸,完全就是台灣跟不上人家先進國家的象徵,你是要拿我們和印尼、越南、泰國比嗎,去看一下新加坡好嗎?...(恕刪)

三個還不夠嘛?為了打拼經濟我去過倫敦,還在那邊過年,
天氣冷在Piccadilly還是看得到騎機車的人,路邊有機車專用的停車格,
就看過國產的競戰停在裡頭,回國往西斯落機場塞車,就是看得到一堆重機鑽車縫前進,
這些是告訴你至少在英國所見就是如此,用google看,何不親自跑一趟??
在國外除了抑制私人載具之外也很清楚知道,不可能沒有私人載具,
尤其是在美國,沒私人載具怎個過活?新加坡開車的成本非常高,
有因為這樣路上都沒車嘛?機車有車體上的優勢,
在這種情形之下當然鼓勵民眾除了汽車以外能盡量使用機車,
他們不但沒有限制機車路權,反而給更多權利。
台灣是要跟人家比什麼?
所有道路建設均以汽車為先,外加禁行機車,很明白的就是跟民眾講,我沒有抑制私人載具,
還鼓勵開車,反而現在路上塞的都是汽車,機車只是陪公子讀書跟著塞而已,
交通工具選擇因地、因時制宜,在歐洲、亞熱帶選擇交通工具本就如此,
北韓沒有機車,是不是比台灣進步?
tansywen wrote:
三個還不夠嘛?為了打...(恕刪)


為了講清楚點,我決定分段來回應

三個還不夠嘛?為了打拼經濟我去過倫敦,還在那邊過年,
天氣冷在Piccadilly還是看得到騎機車的人,路邊有機車專用的停車格,
就看過國產的競戰停在裡頭,回國往西斯落機場塞車,就是看得到一堆重機鑽車縫前進,
這些是告訴你至少在英國所見就是如此,用google看,何不親自跑一趟??

你要從多數中找出幾個反例來反駁我也沒什麼意義,凡事都有例外,但大方向就是機車很少,不要看到有人騎機車就說人家機車盛行,事實上人家的機車密度就是比我們低,而且還低很多,你不會還再哪要人提什麼文件吧,至於人家不怕機車變多的理由上面說過了。


在國外除了抑制私人載具之外也很清楚知道,不可能沒有私人載具,
尤其是在美國,沒私人載具怎個過活?新加坡開車的成本非常高,
有因為這樣路上都沒車嘛?機車有車體上的優勢,
在這種情形之下當然鼓勵民眾除了汽車以外能盡量使用機車,
他們不但沒有限制機車路權,反而給更多權利。
台灣是要跟人家比什麼?

美國那種地大物博的國家也不用特別拿出來講,人家地大,也不是以機車為主,你要找的話,請找一些人口密度高的國家。還有請你找一些普遍認知上的國家是先進,又滿街是機車的國家和台灣很像的國家來當例子。

不可能沒私人載具,但是考慮到稅、停車位等問題,民眾第一考量一定是汽車,我今天將台灣汽機車的牌照稅都提高到十萬好了,考慮到實用性,一個僅有負擔一部車子財力的小家庭會買機車嗎?當然買汽車。
再來英國有推行騎機車代表有配套措施。台灣一直發行機車,有考慮到環境交通系統、停車位是否能乘載嗎,這樣你還覺得我們可以學嗎?

所有道路建設均以汽車為先,外加禁行機車,很明白的就是跟民眾講,我沒有抑制私人載具,
還鼓勵開車,反而現在路上塞的都是汽車,機車只是陪公子讀書跟著塞而已,
交通工具選擇因地、因時制宜,在歐洲、亞熱帶選擇交通工具本就如此,
北韓沒有機車,是不是比台灣進步?

在交通改善的對策上,學者都提倡大眾運輸為主,自行車為輔,並抑制私人車輛。改成機車為主,從不是主流,也沒聽過有人提,請你幫我找個知名學者來。
在來國內交通的問題很多,限制機車路權不對,但這是機車數量過多下,不得不作的選擇,也只是政府想不到更好的交通改善方法的治標的方法。
學習國外改善治本的方式,也一定會導致機車慢慢減少,這是必然的結果。


在開一篇新的講好了,諸位贊成機車的,理由不外乎是機車的便利性。但這都基於一個理由是是台灣完全疏於管理,如果政府今天強力管理,例如規定一定要停機車格,違者重罰,和汽車一起提高牌照稅、嚴格實施空污檢查等等方式,這樣你還願意騎嗎。
機車的功能性,在這個現代社會,替代的交通工具很多,你要環境美麗,畢竟會有所不便,不可能不付出成本就達到目的。在來除了便利性,它所帶來的環境感觀不佳、老舊機車的環境污染問題,跟本是一種全民負擔的社會成本,相互衡量,你會覺得機車還是一個好工具嗎。

還有請不要再提汽車問題,汽車自然也要管理,但再很多方面的重要性勝過機車,既使機車消失,汽車仍有不可取代性。
t30314 wrote:
這樣你還願意騎嗎。...(恕刪)


會啊 不然咧

t30314 wrote:
還有請不要再提汽車問題,汽車自然也要管理,但再很多方面的重要性勝過機車,既使機車消失,汽車仍有不可取代性。...(恕刪)


哈哈 搞笑 講白一點你也是自私的心態 只是打著關心環境的口號

今天如果為了台灣好 大家都不能開車騎車 你願意嗎?

答願意再繼續回文吧

Ayoomi wrote:
會啊 不然咧 哈哈...(恕刪)


願意啊,怎樣,不要講那種絕對怎樣或絕對不怎樣的話,想也知道不可能禁車,怎樣改善、怎麼配套才是。

你這種心態,台灣還不是繼續這樣,眾人恥笑,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還勝過某些國家。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