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0609 wrote:
談李約瑟顯然離題太遠了,不過你想聊聊的話我們稍微談談也無傷大雅,李約瑟此人如同達文西一般屬於多才多藝型,比較重要的經歷是在劍橋大學研究化學胚胎學,而後對中國產生興趣開始研究中國以往的技術史,也因此獲得皇家協會的會員資格,人生最高峰大概是提出那個鬼扯的"李約瑟難題",而後1987年劍橋為他成立了"李約瑟研究所",猜猜看是研究什麼?答案是研究"中國科技史".
能在劍橋有一席之地應該不是誰都辦得到的,我不敢講這是主流,但是顯然也不是旁門左道,至於能擁有自己研究所的李約瑟的論述份量夠不夠?為了避免鬼打牆,那就你自己決定吧!
李約瑟名氣大,和中共關係好,成立研究所來研究”中國科技史”用他名字是可以想像的,可是,真正知道內情者,不會認為這是劍橋替他的學術能力背書啦
下頭是李約瑟在中國科學與文明的妙文:
”元4世紀中國人葛洪已談到關於直升飛機旋翼。那時中國有一種兒童玩具竹蜻蜓已如直升飛機的旋翼。它有一根軸,上面繞著一條線,軸上裝著幾個葉片,定好 角度,一拉線,旋翼就向空中飛升上去。這種玩具對歐洲航空先驅者影響甚大。現代航空之父喬治•克萊爵士在1809年研究了中國直升機旋翼,制做出中國式 “竹片蜻蜓”能飛上空中7米至8.33米之高。他又做了一個改進的旋翼,可以飛上天空30米高。在1400年以後,中國直升飛機水平旋翼和螺 旋槳,對西方的影響,成了航空學和載人飛機誕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現代航空之父喬治•克萊於1853年畫出了他做的直升飛機旋翼,比中國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于晋朝(265年—420年)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它利用"環劍"驅動螺旋桨軸, 從而通過旋翼的空气动力实现垂直升空,演示了现代直升机旋翼的基本工作原理。”
結果一找抱扑子原文:
凡乘蹻道有三法 : 一曰龍蹻 , 二曰虎蹻,三曰鹿盧蹻。 或服符精思 , 若欲行千里 , 則以一時思 之 。 若晝夜十二時思之 , 則可以一日一夕行萬二千里 , 亦不能過此 ,過此當更思之 , 如前法 。 或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 , 或存念作五蛇六龍三牛罡而乘之 , 上昇四十里 , 名為 太清
原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葛洪畫唬爛講白日飛昇,在李約瑟怎麼變成直昇機基本工作原理???
...你說你對這樣天馬行空的中國科技研究專家講的話還會有信心麼?
挑這樣的例子講,有點像某些正牌學者嘲笑柏楊搞的白話版資治通鑑一樣,學養不足難免會鬧專業笑話,可是你說柏楊程度再怎麼差,總還是比我們一般人好,讓名家大作普及化,總也是一片好意,李氏所為庶幾近之

再譬如說像金庸吧,他掛幾個教授頭銜?還有在學院開課咧,除了我們熟知的偉大小說家身份,他更以歷史研究者自命,可是前幾年不是出了個搞笑新聞?真正選修他歷史課的研究生只得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