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C4225 wrote:
臺灣又不缺電,蓋什麼...(恕刪)
不要笑死我最高LAB是可以到25%光子轉換率,還在15%?笑死我嗎?我3年前看的PAPER就可以到25%還在15%?問題根本不是這問題。25%全台灣都覆蓋都還不夠用,更不要說陰天颱風天還有夜間。還有15%的商品化後你買得起?也比較環保?去好好想想製程這樣有比較好?還有15%你去換算成一天產電量一棟樓前覆蓋也不夠你一棟樓工作時間8小時的日光燈跟其他小電器,更不要說吃大電的冷氣。太陽能沒你想得這麼美好。
HKC4225 wrote:
臺灣又不缺電,蓋什麼核四!
太陽能截取效率實驗室裡已經超過15%了,數年內就能商品化!
核能電場士某政黨收取回扣的藉口!
最強之狼 wrote:
突破25%了?很久沒看了25%是2006年的報告。那晶體製作過程真是有夠麻煩。不知道現在有比較新技術的嗎?40%耶我想看那篇哪個作者。可是就算100%也是不夠用。講難聽的15%根本不夠回收消耗的能源,因為精細算,太陽能板還是會衰老跟電子產品一樣。目前的商品化產品根本沒辦法回收所消耗的。只是賣夢讓更多人投資錢下去開發。以求未來有一天可以到100%跟低耗能製程。這是產業界大家都懂得,就是因此沒有單純靠製照太陽能板去賺錢的公司。因為絕對虧本做不下去。
IBIZA0408 wrote:
看來我前面那篇是白講...(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