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我認為古蹟不需要修護

niniline1999 wrote:
三芝適合建機場?
停直昇機啊.
三芝又沒大面積平地,交通不便,東北季風一吹穩摔機,
那來條件蓋機場.

大家可能不知道,三芝建機場,是蔣經國最先提出來的。

經建會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規劃,不是不能,而是自從實行民主制度後,要拆那麼多的房子。
難度很高的,大家想想從建國交流道,到三芝,再北投士林要拆多少房子,補賞費要多少錢?

三芝真的空地比桃園機場大,我對台灣地理很有研究,至於海風那比埔東機場要來得小,
航母在外海5-600公里,跑到那麼短,起飛都沒問題,何況三芝是陸地。
dolby_lin wrote:
自從高鐵通車後,松山...(恕刪)


三芝建機場不可能,光是遷村就是一個大問題

另外冬天東北強烈季風及靠山的沈降風場不利飛機起降

航母起降是戰機不是客機好嗎?而且不是任何氣侯都能起降

至於松山機場飛機起降,是因為必需頂風下降或起飛

及航道限制

跟怕撞山是二回事
beardoll wrote:
恕我吐個槽....

諸位討論的對象都不是古蹟....也不是歷史建築 說是文化財也有點勉強....
建議另開樓如何?

聊古蹟本來就恨乏味,應該不可能蓋這麼高的大樓,是故意加入一點點激情素,才逼大家聊起來的。

至於文化財,沒幾個懂,聊不起來的。

其實這是閒聊版,沒有關係,想聊什麼?就聊什麼?
反而能夠將問題,談的更深入,有何不好?
現在我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日本時代的派出所。
保養的很好,目前還有住人,有空可以前往參觀。

就在山明水秀的坪林~金瓜寮溪。
這裡適合夏天全家旅遊,有森林步道,腳踏車步道,記得要帶土司餵魚喔!
我每年都去了好幾次,空氣環境生態都很棒,簡直像世外桃源。










三芝要建機場一定辦的到(移山或是填海)
香港大嶼山的機場和澳門機場都是填海造出來的,
只是三芝冬天風大,會不會跟恆春機場一樣就很難說了。

dolby_lin wrote:
三芝真的空地比桃園機場大,我對台灣地理很有研究,至於海風那比埔東機場要來得小,
航母在外海5-600公里,跑到那麼短,起飛都沒問題,何況三芝是陸地。


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這邊忍不住要提問一下...
我不是軍事內行,但是航母是彈射戰機出去吧?...
跟客機&實際從陸地起飛不能相提並論吧(至少目前要做很難吧...)
彈射客機出去...裡面的乘客....(想像畫面中....)嘔吐袋跟繃帶要準備多一點吧...
其實松山機場腹地這麼小,現在都已經客滿了,萬一再開放大陸來台自由行,
那怎麼應付?

至於是遷哪裡?有說是三芝,也有說是淡水,也有計畫宜蘭的,反正早晚都要遷。
機場是很專業的,希望政府要成立專案小組,探勘才行。

台灣的官員老是這樣混日子怎行?總不能碰到問題,跟我們沒事一樣閒聊,這樣怎會有國際競爭力。
映象的迴廊 wrote:
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恕刪)

你要忍耐一點..
只要他講到跟軍武有關的東西..你可能要自動無視..
這樣比較不會高血壓..
不然以他對軍武"如此淵博的見識"..會讓人退避三舍的

台灣普遍的建築文化比較缺乏大魄力的文化形式展現,

都是從日常實用、得過且過的生活哲學來的,

像騎樓很醜,但是停車很方便,擺攤也方便,

所以你不能去怪八點檔跟韓劇的內容都沒營養耍白爛,

你要了解當上班族上了一天班之後回家,主婦們打掃家裡累了一天,

最需要看看別人家的八卦調劑身心...

台灣建築還有一個蠻奇怪的現象就是原封不動的文化抄襲,

特別是很多建案、餐廳、公設等等不勝枚舉,

我所謂抄襲不是兩棟建築物一模一樣,而是把凡爾賽宮直接在蓋工業區裡,

好比奇美博物館,然後完全不去考慮整體環境的協調搭配,

對啦,歐洲人其實也常幹這種事,但是可能他們人文地理環境相近,

俄羅斯冬宮、德國林德霍夫宮跟法國凡爾賽宮看起來差別就不是那麼大,

也不會那麼突兀,都是巴洛克式的建築,

可以從飯店或是民宿窺知一二,動不動就全部峇里島、希臘、巴洛克、日式...等等,

(目前中東跟拉丁建物還算少)

可能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強勢文化只好迷信外來文化,

屈指能數的大概就是檳榔西施跟牛肉麵吧~原民文化還是單薄只淪到觀光商品,

好處是台灣其實是世界文化彙整的地方,有點像紐約的感覺,

可惜的是台灣並沒有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形式,

也許眷村文化是台灣特有種的文化概念,只是多半提到族群對立,大家的腦筋就自動燒壞...

(夜市文化也不錯,不過泰國好像更興此道)

回到古蹟應不應該修復,條件看建物自己本身,

如果像圓明園、亞力山大圖書館、宙斯神殿已經全毀的,就別浪費力氣吧,

如果像人面獅身像、金字塔、最後的晚餐、創世紀、蒙娜麗莎的微笑,

你放任他們被時間毀損,恐怕你對未來子孫也交代不過去...
I support the domestic film industry,but who would support me?(Google翻的)
其實文化的層次有兩種,有物質的,也有非物質的。

剛剛樓上有提到台灣的夜市文化,個人認為台灣的小吃,真的發展的不錯,五花八門,而台灣的夜市對很多外國人來講,感覺只有髒亂而已,看外國政要,幾乎很少逛夜市吃的,上次上海市長韓正來,也看不出對台灣夜市的青萊。

其實夜市做的最好的是東南亞,那是華僑的產物,尤其是馬來西亞的檳城+麻六甲,就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像我喜歡寫現代新詩,及現代白話散文,那也是一種新文化的代表。

樓上朋友一直質疑我的軍事知識,我已經說過,我不是軍人,只是利用軍事話題當閒聊,為什麼說過的話,
還不相信呢?

所謂的世界級文化,不是當地人說了算,而是要有世界觀,整治後的碧潭真的比以前都是雜亂的現象差嗎?
雖然我不太能同意,但一樣米養幾百種人,我除了表示尊重外,那能再說什麼?還想說什麼?
會不會有交集大家心裡早都有答案了......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