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大力螞蟻汽水事件最新交鋒~當事者澄清報導不實維大力螞蟻汽水事件當事者澄清報導描述裡就寫:蘋果日報2010.04.10報導廠商說法與事實有所出入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426406/IssueID/20100410當事人jerry於民視新聞台採訪時做出澄清!詳情請見mobile 01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493801&p=204#2038
jerry3410 wrote:那個凹 今天很多台的記者一起來記者才幫我確認 不是洞拍攝時的收音 記者大哥有說 : 啊~ 那不是洞拉 是一個凹只是不曉得他們會不會剪進去 播出 請示蔡副總經理怎麼辦攻擊方向是否要更改?是否重新拔草測風向?
剛剛看了幾家媒體的報導,加上J大的敘述從這幾家媒體的用字以及圖片來看,我認為,這些報導應該是篇新聞稿小弟過去從事廣告以及公關業,一般來說,大型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公關部門和媒體名單有些會大量托播廣告的業者,通常會透過廣告代理商向媒體通路進行議價,當然,當出現像此次消費糾紛的事件,有些是自己的公關部門處理,有些則透過代理商處理這幾篇報導兩個重點,重點一:該廠商的生產流程為4度C填充,所以不會有螞蟻重點二:該廠商提供一千萬獎金,懸賞同樣也有螞蟻的產品除此之外,我們什麼重點都看不到,如果真如J大所說:由消費端提供的照片及說辭全部沒上報那麼,我很合理的懷疑,這幾篇報導,應該是某廠商內部,或是透過代理商發給媒體的新聞稿新聞稿的主標題,副標題,以及內文,經過記者重新排列組合之後,就成了現在的樣子換言之,這幾篇報導的來源都是廠商,傳播內文也都是由廠商主導再看看見報的時間以及通路,都是小眾通路,電子報是小眾通路,反之能讓電視台出機拍攝上晚間新聞的,都是具有影響力的通路,也是媒體認為具有新聞價值的訊息這幾篇報導出現在週末,是訊息到達率(被消費者讀取的指標),以及訊息涵蓋率最低的日子如果週一各大媒體沒有站在自己得觀點做追蹤報導或是平衡報導,那麼就可以很合理的認為媒體訊息受到廠商操作,通常以媒體習慣以及企業習慣來說重要訊息報導會出現在週三,新聞發酵的最高點會出現在週五,週五會出現大規模報導週一再進行二次訊息扭轉或是平衡報導,整個事件會在一個禮拜內,從最高點降至無人關心這次訊息出現在最少人看得週末,很明顯是在迴避話題發酵的最佳時間如果廠商真的認為是有心人士搞破壞,那麼就該在第一時間(也就是週三)發布訊息經過大量輿論,以及各界專業人士調查,很快就能還原事件真相反之,訊息出現在週五,媒體的態勢似乎也是毫不關心,那麼,很可能是廠商希望息事寧人刻意操弄得結果至於該廠商是不是真的強悍到連媒體都怕他,不敢追蹤報導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這種訊息對媒體來說有沒有價值站在媒體的觀點,這絕對是一篇有價值,而且能創造收視率的訊息至於版上眾多聲音認為,媒體很可能是怕觸法,所以觀望不敢報導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各位,媒體從來不害怕這種東西首先,我們可以回想看看媒體嗜血以及打落水狗的手段有多高明過去很多類似的消費者事件,乃至藝人的緋聞,媒體挖報導創造報導的手段可曾少過?事實上,媒體根本不害怕得罪跟自己無利害關係的任何廠商因為聰明的媒體只需要在所有報導前面,加上''疑似''兩個字,就可以巧妙規避掉法律問題那麼爲什麼目前得媒體態度看來如此低調是不是該廠商真的惹不起?從該廠商托播的廣告數量和時段來看,該廠商絕對是個大客戶但是這個客戶是不是真的有大到可以利用撤廣告來威脅媒體?以台灣廣告主來比較,如果廣告主同樣是做食品的,如統一企業,以及台灣留蘭香這兩個集團都是台灣食品業,數一數二的大型廣告主他們每年的廣告預算都是上億一般代理商在跟媒體通路買廣告時段,都是集合眾多廣告主的資源,向媒體進行議價以及協商媒體所給的時段,通常會是套餐,也就是說,高收視率時段自然收費會貴,而且大家都想搶那麼媒體通路會用高收視率時段加上其他低收視率時段組成一個套餐,賣給代理商拆賣的越多,收費就越高,也就是說,與其說撤廣告的威脅力量是掌握在廠商手上還不如說這種力量是掌握在廣告代理商手上,因為撤掉你,要找其他人來墊檔,其實不是難事當然,這是取決在廠商透過代理商買取托播時段的前提下當然也有廠商是個別向各家電視台買取時段,但是成本上絕對比找上代理商買來的更高我是不清楚該廠商的內部購買的手法,但是以撤廣告當成威脅媒體的手段,我認為不合理,也很難成真那麼媒體得低調也是事實,又該如何解釋?我認為有兩種可能,該廠商如果真的要以撤廣告當成手段首先必須是他買的時段對於媒體通路有絕對影響所謂的絕對影響,取決於他購買的量,以及時段時段的部分,精華時段當然不怕沒人買,但是冷門時段呢?我前面說過,冷門時段是以搭配精華時段的套餐方式賣出如果該廠商買的夠多,撤廣告就可能造成該通路出現大量的空窗時段要重新組合套餐賣給其他廣告主,有一定的難度第二個可能,該廠商有可能聯合其他廣告主,以一起撤廣告做為威脅這種殺傷力會比前者來的更大,不過,其他廣告主有沒有配合的理由?爲什麼又願意配合?則不得而知小弟過去從事媒體購買業,深知協調購買時段是個複雜且麻煩的作業無論如何,廣告主撤掉時段也是常常發生的事情,對媒體通路的影響不大影響最大的是代理商如何找人墊檔,或是如何幫媒體把沒人要的時段給賣出去至於是什麼原因讓沒媒體如此低調,撤廣告的威脅又是如何產生小弟畢竟已經離開業界,對於秘辛雖然偶有過去的同行來的耳聞,但是能知道的也不多以上留給各位自己去判斷,自己去推敲當然,以上只是小弟推測,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