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Zero wrote:花29元得到教訓並免除一場詐欺官司不值得嗎? 其實鞋店損失了239元店內有標示「偽君子罰10倍原物價錢」如果鞋店沒找到年輕人,就等於損失了:原物價錢21*10=210,再加上找給年輕人的29元
IanZero wrote:別忘了該假鈔可是鞋店...(恕刪) 不用搞這麼麻煩官司也好詐欺也罷我只要你回答老闆那29元是賠給誰了?你既然說老闆賠了73元那顧客拿走44元總有人拿走另外的29元吧你執意要說這29元是老闆買教訓沒關係你只要回答說「老闆把29元給誰了」就好
小环子 wrote:你應該沒搞過貿易,也沒開過信用狀.... 信用狀我也開過不少不過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把這題目扯到開信用狀如果我問你1元+1元=多少錢你會不會回答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可能不同幣別的匯差所以連最後幼稚園的數學題都沒辦法解出來了
我個人認為不用想的太複雜...鄰居這個角色的目的就是出來混淆視廳~來亂的...老闆跟鄰居換錢的最終結果,鄰居沒損失,老闆也沒損失,假鈔就是廢紙一張,說是換錢,實際等同於老闆先跟鄰居借50再還50一樣..用簡單一點的方式看,把鄰居這個角色拿掉(不用再經過跟鄰居換零錢這個動作)如果老闆直接找錢給年輕人,在這個交易中,老闆就是收到廢紙一張,損失一雙鞋(15元成本),再奉送29元給年輕人,就是15+29=44元
小环子 wrote:偽鈔若沒價值,年輕人哪能拿它來買一雙鞋+找零錢? 偽鈔要是有價值,鄰居何必索賠?賠甚麼?賠張新的?這題目是以事情發生後的觀點設計的,年輕人拿它來買一雙鞋+找零錢時店員並不知道是偽鈔.我們所有人討論時都是用”已確認”偽鈔的立場,不知道你嘮嘮叨叨在堅持啥
哈哈哈…這一欄太好笑了…不過我發現 小环子 的論點是對的…偽鈔在被發現前是有價值的…就像支票在跳票是有價值的一樣…但是,被發現是偽鈔後就價值歸零了…所以不用算得那麼麻煩啦…偽鈔最後在誰手上誰就損失了 50元啦…94?…74?… 73?…63?… 21?…在我進來這一欄之前從沒想過會有這麼多答案…鄉民們真是太有創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