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補充網友CleanRoom高見 :中國文化一貫特色就是嘴巴滿口仁義道德 但是行為處事卻是相反??


jiaju9999999 wrote:
你到底表达什么我相信...(恕刪)

jiaju9999999 wrote:
你到底表达什么

我...(恕刪)


尊駕言語

讓我們再一次親証 貴國實在不是文明國度

也讓我們再一次體認 貴國文化 實在令人厭惡
馬無夜草不肥 人吃宵夜必胖
古人的智慧是從生活中得來, 四書五經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千年前的生活智慧與道德規範. 真正能影響人善惡的, 應該是家庭教育與社會風氣. 小孩子能多讀書當然是好事, 不過我個人經驗, 從小影響我最深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當初那一書櫃的中外偉人傳記.

另外根據我在網路上鬼混的經驗, 我認為該讀四書五經加強生活智慧的應該是已經成年的大人.

bigbass wrote:
古人的智慧是從生活中得來, 四書五經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千年前的生活智慧與道德規範. 真正能影響人善惡的, 應該是家庭教育與社會風氣. 小孩子能多讀書當然是好事, 不過我個人經驗, 從小影響我最深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當初那一書櫃的中外偉人傳記.

另外根據我在網路上鬼混的經驗, 我認為該讀四書五經加強生活智慧的應該是已經成年的大人.(恕刪)


我認為些人是 忘不掉昨日光榮 愛戀特權的人


這樣說是因為 想到當年讀論語時的厭惡感

-----------------------------
我前天才剛歡慶 另一個50以後的生日 夠老了吧
馬無夜草不肥 人吃宵夜必胖
southelily wrote:
尊駕言語

讓我們再一次親証 貴國實在不是文明國度

也讓我們再一次體認 貴國文化 實在令人厭惡...(恕刪)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另外 我要是你,就用日文打出你说的话了,这才叫骨气。
這個社會科技在進步 也是人來組成

只要有人 歷史事件就會一直重複

孔子的學說 是在談性命之學 簡而義明

把人性看太透徹 不忍世道瘋狂戰爭無止休 而身體力行的推懭學說

無私的心 才會被世代後人所推崇

老子看得更深 " 生命自會尋找出路" 兩聖相見時才有那一個對話

老子本來不想留下任何經典 出關口被關口的官員感之以情

才留下 道德經 隨緣 看後代人的智慧能不能自度


而 易經 -詩經 是根本太深澳

孔子和老子理解後 把義理改成白話一點 給後面的人比較能體會

=============================================================

以前也看不懂 出社會後體會現實的殘酷

再回頭看這些 " 經典" 就會比較有體會跟認同

================================================









jiaju9999999 wrote: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恕刪)


I had been trying my best to help you to understand how rediculous that you have been, but the experiences proved that Jesus had good reasons to run away from the fools.

Perhaps you are here due to some wishful thinking that you can twist and manipulate. Regretly, you wished toooooo MUUUUCH. If it is still not clear to you, allow me to explain: all consequences you resultd from all the words you put out is merely nothing but get the already very negative images of the culture and country that you present from bad to worse.

馬無夜草不肥 人吃宵夜必胖

liverpoolian wrote:
難怪溫總理說當今中國...(恕刪)

不用管嘴巴滿口仁義道德,鄉民只要滿口五毛蛋就可以了。
其實蠻好奇的 這裡對論語 詩經 老子....等評論的人
有多少人有真的去看過讀過?
還是只是人云亦云,別人說過時自己就跟的說?

某樓在討論關於光速問題的人
質疑的人多數連愛因斯坦到底寫了些啥都不知道

還有隔壁的三叔公的朋友的兒子的女兒的父親的朋友
說中國經典太過貴族化,不適合國中小學生看
說要看莎士比亞
不過他不知真的有看過莎士比亞嗎
裡面寫的全是貴族間的愛恨情仇 爭權奪利
比台灣鄉土劇還狗血的劇情

真的蠻好奇的
到底這裡評論的人有多少是真的有看過後才去批評的
而不是看雜誌 報紙 電台說爛就跟著說爛的
 
讀經教育...

如果只是讀三字經,弟子規,,我認為是成不了氣候的!讀經教育也不是讀個二,三年就能出頭天的。

看到很多人把讀經說得很神奇,做出來的實務卻一般般,
在此只能夠為這些孩子感到惋惜。
所以,如果有誰的孩子在讀唐詩,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
請不說你在讀經,,,
第一,因為那些文章不是[經]。
第二,因為那不是[王財貴]的讀經教育。

王財貴教授的讀經教育,基本上是要在13歲以讀完[大學],[中庸],[論語],[老子],[莊子],[孟子],[易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選],[古文選],[佛經選]等書,每本書至少要熟讀100遍以上。也是讀完100遍就好,以後還要不斷的[溫故知新]。

沒有辦法做到這般地步的讀經,請不要再說:[你在讀經了。]

凡是讀經班裡很會[背]的小朋友,把經文熟讀自然是不在話下,就好像上面有網友說他已經把資治通鑑,諸子百家看過三百遍以上,相信這位網友也不是[背],他只是熟讀而已,任何人已經經不起他的考驗了。因為他的任何話,都出自於他讀[古文]的熟悉,分判和結論。除非,有人也和他一樣能夠把這些古文看上三百遍,否則想要和他辯論,我看是自討沒趣吧!我很響往,也很敬佩那位網友能夠把這些書看上那麼多遍~

不過,讓孩子[熟讀]一輩子有用的書是必需的。所謂[有用的書],我是指[經書],而不是[國語課本]。因為國語課本沒有辦法用一輩子。

現在的九年一貫(將來的12年一貫)教育是循序漸進,七大領域裡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律循漸進。這是把孩子的頭腦看成科學了,完全物化了。其實,教育不能完全用[科學]進行,教育要用[人性]來看待。該人性的時候就要人性,該科學時就要科學。國家的教育不是國家怎麼安排都對,這裡頭還是有要反省的地方。

七大領域裡的[語文],是不能用科學來教育的。小學的語文課本叫[國語],到國中才叫[國文]。一個孩子上小學前就很會講話了,為什麼還要教他[語]。而要提昇[語]的能力,是要用[文]來提昇的。

用[語]來提昇[語],是事倍功半,用[文]來提昇[語],才能真正收到教育的成效。這個道理必需要知道。

再來,[語]本身就是[白話],所以,用[白話文]要來提昇[白話文]也是事倍功半;用[文言文]來提昇[白話文],才能真正收到教育的成效。義意就跟上面一樣。

所以要教孩子語文,就要從[文言文]開始。教了文言文,白話文自然提昇;一直教白話文,就算白話文能有進步,最終也是看不懂[文言文]。看不懂[文言文]就無法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要說你有中華文化五千年,中華文化在哪裡你都不知道。

所以教育不是用[科學]來教的。

知識的,數理的,我們可以用[科學]來教,也當然要循序漸進。

但是,有關於生命的,認知的,道德的,就必需以[人性]來對待。他不一定要循序漸進,也不一定要能懂才可以教,而是不懂也要教,教多了他自然能懂。一個人接受了經典的薰陶而能夠培養出恢宏的氣度,就算他有所不知,也會積極去追求他要有的學問。如此,[道德必包涵知識,知識未必包含道德]。乃是可期待的一件事。
后謙讀經幼兒園 Intellingent Children Studying Center 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arvin66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