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區的老翁跟蹤十分嚴重,保安不去盯老翁,卻來盯小文.
小文應該為牠們誰都不跟蹤就跟蹤你` 誰都不盯就盯你感到羞愧嗎?
回到公司接聽大線,有個婆婆打電話來,說曾投訴所住的公屋物業管理處的主任,結果不斷受到滋擾,久不久會有人來按門鍾但開門不見人之類,她再去投訴就被送去醫院接受精神科治療包括服藥,沒人相信她.並說準備寫日記記下來.她報稱居住的地點,居然是小文原居所對面相隔僅100米的大廈,即是鄰居.這婆婆,若不是認識小文,故意致電,就是她的確一直在投訴那位主任,或者兩者都有.這婆婆就同一個投訴有多次致電紀錄,而且前一個電話剛掛線下一個電話又打入,每個電話講半小時以上而且內容重覆,的確病態,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排除是真的,她投訴房子處派來駐守公屋的主任而受到滋擾.以前的小文不太相信,但經歷過這半年的小文,卻可以以親身經歷講,有什麼不可能呢?尤其投訴的這人病了,不是受到同情,而是受到利用,正因為她病,才被這樣對待.在一個主任和一個可能有精神科紀錄的病人之間,誰的話更可信?沒人信她,於是滋擾更盛,直至被送入醫院,出院後過程又重覆.婆婆頻密重覆向房子處投訴對她是不利的,這種頻密本身就是病態,增加了別人不信任,有時信與不信,結果有差,或者在婆婆角度不在乎你信不信,負責處理的職員若果人品不好信與不信沒差別,她只負責不斷施加壓力,期望有人重視.或者,她也有道理.世間道路千條,常走甲路不能說乙路不通,或者殊途同歸呢.



在行人路上踩單車的今日有一半是五六十歲女人。這和老翁踩單車一樣不正常,除了送外賣,有多少普通人不論男女,有空到不搭巴士,整天在馬路上踩單車?尤其不在馬路上踩,而是在行人路上踩!閙市行人路上全是人,為什麼不是推而是踩?尤其今日下著微雨。
每次出門,都像走在個顛倒的世界,所見都在違背常識。
個人隱私包括實時位置資訊洩漏,小文次次出街都要經受視覺襲擊,不開心都不能避開。
在小田迷你城附近,一輛黑窗加長型警車停在附近;到小田消防局旁邊過馬路,又一輛加長型警車駛過。加長型警車大約比正常巡邏車的長度長出一半。
今日菜檔有些奇怪。
菜檔有老翁在看著。天下著微雨,這老翁就站在露天的巷子看著。小文買菜後忙著把菜放入大購物袋,因為下雨這路不算繁忙,老翁離開時貼著小文的雨傘離開。大家覺得老翁貼著你的雨傘走是什麼心情?每次出街都有類似事件是什麼心情?無法避開是什麼心情?報警有沒有用?報警不能抓老翁騷擾,能不能抓非法洩漏他人實時位置資訊?否則,小文的災難,月復月,年復年,沒盡頭。。。警察只需不理,該管的不管,便是災難。
Sorcerer905020 wrote:
真心佩服你圖文並茂的扯了20樓
真的超猛!!!, 這樣可以搞了20樓, 超級猛
我就想不懂, 要是覺得路上的人都在跟蹤
阿就不行找個沒人的山上, 搬去住上十天半個月的, 看還有沒有人跟
要是找個荒山搬去之後還可以整山門庭若市, 也可以考慮去作房地產的工作啊!!!!

轉左先見到個黑衣女人:


和這女人對向走的是老翁:

短短兩三米距離,不斷從街口轉進來以下:






看看這藍衣女旁邊,同一條街僅僅兩三米,經過了多少人,才到街口!
哪怕調這條街的閉路電視看看,看絡繹不絕的人流,是本來就有,還是從小文推開大廈大門開始才有。
去附近的熟食街市蹭了下網絡,站在街市內路邊僅一會功夫,就有黑衣人不知男女,站到旁邊,望著豬肉檔又不走近幫襯生意,就是站到旁邊:

小文每去一個地方,哪怕不是新到的,之前經過無數次,都似乎會有穿不同顏色的人走到前面,如果是老翁會很快察覺,太噁心為什麼跟蹤女性.如果拍照,有時會有年輕男性走到旁邊做掩護。但也有女人.女人更隱蔽.譬如去A商場或者B街市,在門口位置會有人故意走到前面,或者從前面店鋪忽然走出讓你看見.次數多了就會察覺.這種蒙在鼓裡昜令人焦慮.為什麼要這樣做?
人來人往,站路邊按手機不方便,小文走到這街市一處空置的檔口,進去想安靜地按按手機,一老翁在門口經過,已經走過去了,又走回來,並且進入這空置店鋪,還轉了一圈.


換了是大家,心情如何.
看見一個女性單獨站在偏僻地方,旁人避嫌都來不及.這老翁經過了還要走回頭,進入空置檔口繞一圈!
小文從這裡開始憤怒.


用警察字句,老翁有用手推嗎?
沒有的話,為什麼還會憤怒?
實時位置資訊不洩漏,個人隱私不洩漏,會被人跟蹤到這程度嗎?
這空置檔口門口,又走來一個人,姿勢像不像三八婦女節那日第一個走過大廈門前的人?

走出熟食街市的第一個街口準備過馬路,這裡老翁跟蹤仍然嚴重。
到最近的小田地鐵站,到站旁的商場逛了下.搭很長的扶手電梯上去不過一兩分鍾,商場保安就走出來,面對鏡頭才轉身走.



最近去的商場每去一個都有保安走出.感覺不到善意.他們認識小文,知道會拍照,為什麼還要走出來?
不動聲色的時代過去了。
越不善意的商場,老翁騷擾越嚴重。
因為商場或店鋪,實際是有某種力量在後面的,老翁猖獗的地方,並不是勇敢,無視警察或保安,而是,更可能是,被故意驅使.
有沒有一個可能性,他們不斷用不同的人跟蹤去測試底線,越表達厭惡,越驅使這種人出來.
當實時位置資訊洩漏,每去一個地方都會遇到相同厭惡的事情,避都避不開,人家在那裡等著你。這人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圍繞這商場,爆發了激烈衝突.
衝突一開始,是有關這黑帽老翁.小文走到在這商場的扶手電梯口,正準備搭電梯,這黑帽老翁跟在後面,小文察覺到跟蹤,即刻從扶手電梯走回通道上,轉身一刻看見另一個挎購物袋的老翁飛快地也向旁邊通道衝過去.當小文不搭扶手電梯時,第一個黑帽老翁竟然停在人來人往的扶手電梯口,前面就是扶手電梯,跨步出去就可以搭乘,而後面還有人排隊.他站那裡不動,轉頭看著左邊經過的女學生.一般扶手電梯都是靠右站,靠左的話就要抬腳走.女學生從後面走過,經過了他從扶手電梯的左邊走下去.黑帽老翁還在猶豫。

大家認為黑帽老翁望著女學生,在猶豫什麼?


因為老翁站扶手電梯口不動,後面戴紫色頸巾的女人從本來想站的右邊,挪到了需要抬腳走的左邊。


而後發先下的藍衣女學生已經向下走下電梯。
老翁才邁步靠右搭電梯。
他若不是窺視女學生,那就是等本來走在他前面又退回通道上的小文,上來搭電梯。那瞬間是向前、等、還是退後,在電梯口猶豫。
小文並沒上前,在後面看著。
沒用手推,為什麼還會生氣?
換了是大家,看著這樣的景象,是什麼心情?
小文很願意用手機拍下世界級的美景,上社交網站曬曬世界級的珠寶,那是真實的財富,或者沒有錢,但能讓你穫益良多的朋友的合照.
最後日日捲在骯髒的老翁事件簿.
生氣著。警察問:老翁有用手推嗎?
老翁是如何得知小文的實時位置?
以至每次出街,都要遭遇相同事件!
黑帽老翁走上扶手電梯後,紫色頸巾女人也踏上電梯,並靠右站,小文想緊隨其後,誰知另一個挎大個購物袋及同樣戴黑色帽的老翁跟在小文後面,小文再次退後,讓他先搭,他後面並無其他人跟上.他是否就是小文第一次退後時眼尾見到的挎購物袋的老翁?因為忽然緊跟小文,這機會很高.而且,作為老翁打扮,戴帽其實並不常見,尤其現在四月尾天氣濕熱,戴帽通常限於年輕一代,小文若不是受到嚴重跟蹤也不會戴。大家可以留意小文拍出的老翁照片,是不是天氣漸熱反而比以前多了戴帽。這老翁側揹大個購物袋,這並不是老翁常見配備,老翁常見配備是背包,而且有很多東西需要帶的話,小輩在旁有孝心的話,不太可能讓長輩自己背.總之這時,他一個人,忽然跟在小文身後,小文再次退後,他跟著紫色頸巾女人搭電梯向下.小文等後面的藍衣男女走上扶手電梯後,才跟上去.


忽然有幾個男女抱著小孩圍上來問小文為何拍照.老翁搭電梯上了月台.
小文希罕拍他照嗎?是靚仔還是有錢?
靚仔都不拍,有錢也不拍.
抱小孩並不代表什麼,小孩經常是老翁的工具,牽出來或者毆打。
且有團夥在後面指揮運作,和底層老翁拖手出現的年輕女人都未必是親人,何況幾個忽然出現的男女.
牽涉到團夥,小文實時位置資訊又洩漏,他們自稱一家人,真實性成疑.
男子表示不認識小文,為什麼拍照.
小文問老翁為什麼跟蹤.
男子向著火車站職員方向,說:"你跟我過來."
竟敢用命令式語氣.那要看別人是否服從.
小文:"你將老翁叫回來."
男子掏出電話,似乎在叫老翁回來.因為後面老翁回來了.
老翁幾次想向小文撲過來.
幾個圍一個.






場面混亂,大聲吵閙,火車站職員後面忽然貼近站了個黃衣紅背包老翁,盯著小文的表情.
大家覺得如是其他混亂,會有老翁站這麼近,盯一個人嗎?
他並不認識這幾個,後面離開了。

小文報警,大約20分鍾後有4個男警入閘,守在一邊的火車站職員以為就是來處理這事件的,他們卻說只是經過,看了看眾人走了,不知去哪裡.警察有警車接送,大概不會穿著制服搭火車.火車站的閘內如有警員室,會同時有4個警察當值嗎?這不是大站.
男子忽然像老鼠一樣蹲著走了幾步,向著某個方向,又或者向著火車站職員.
35分鍾後,才有兩個男警到逹.大家能想到鐡路沿線,警察到達現場需要35分鍾嗎?
期間火車站職員問小文可否致電警察,詢問何時到達.警察在報警15分鍾後曾致電小文詢問位置及何事,留有電話號碼.小文曾問過何時到達及提及火車站職員就在旁邊,是否需要和職員對話問位置.警察說過會儘快到及不需和職員對話.這時職員來問,小文不便再打,把警察電話號碼給了職員.職員嘗試致電但無人接聽.
兩個警察到達後,分開詢問.產生以下對話:
小文表示受到多人嚴重跟蹤。
男警:"你是否考慮請私人保鑣?"
小文若請私人保鑣還要警察做什麼?
保鑣做了你的工作那你做什麼?
但小文並沒這樣講,而是反問為什麼.
男警:"會不會呢?即是...即是...可能...可能...會幫到你."
小文再問為什麼.
男警:”你擔心隱私,報警無證據之下,是不是私人保鑣會幫到你?”
小文:”證據難道警察不負責搜集嗎?”
男警模糊講了句,又講:"純粹建議。"
這時有兩個女警到達.男警離開,一個個子很高的女警要求小文站到轉彎處,表示那裡人比較少.那是火車站入閘後從大堂搭扶手電梯上月台的地方,所有人都要經過這裡,哪裡人數少了!只不過站在轉彎處不昜看見另一女警和那幾個人的講話.高女警需要自己迴避什麼?小文看向另一女警處,只見另一女警正和那幾人講著笑,講到旁邊的火車站職員都笑了.
這徵兆不好.
高女警說:”這事到這裡完了.我們問過了,到這裡完了,你明白嗎?”
小文忘記應問她問過誰.誰說到這裡完了,不查.
小文講起在熟食街市的空置店鋪按手機,遭遇一個老翁經過了走回頭進入空置店鋪轉一圈的事情.若不是實時位置資訊洩漏,會被跟蹤到這程度嗎?
高女警冷冰冰盯著小文,不講話.
大家,如果換了你們遭遇這高女警盯著你不說話,會怎樣?
小文轉過身不理她.
高女警去了另一女警處.
沒摑她是錯誤的,因為這高女警回來補刀.
兩分鍾左右她回來,有以下對話:
高女警:"剛才我們另一個同事建議你請保鑣?"
小文:"是的."
高女警:"都是一個方法."
小文:"為什麼你這樣說?"
高女警:"如果你擔心自身安全."
小文:"不是應該報警嗎?"
高女警:"都是啊所以我們在這裡."
小文:"我報警為什麼你說請保鑣是一個方法."
女警模糊講了句,聽不清,又說:"同你解釋下罷了."
這段對話是在沒任何挑釁下她忽然跑回來說的.
既然這樣說,小文就拿出筆和紙來.
高女警扭身低頭看小文寫什麼,動作鬼祟,沒半點警察應有的大氣.
這東西認為會寫下什麼,需要這樣看?
女警:"你是不是經常性這樣(被跟蹤)?"
小文:"我相信你知道我是誰."
女警:"我...我...都是沒見過你."
小文:"你叫我請保鑣!"
女警:"不是我沒叫你請保鑣.."
小文:"你說請保鑣是一個方法."
不誠實的女警像忽然失憶,改口:"不是,我問剛才是不是有人這樣建議過你?"
又說:"如果你再有需要可以再報警."
這樣扯不完.這時另一男警走過來,小文問他要了檔案編號,再問可否寫下他們的警察編號.
並不是每次都記警察編號.
可這樣的對話是不是令人印象深刻?
應不應該記下編號?
場場衝突吵盡了前半世沒吵過的架.
需要報警求助小文毫無疑問是弱者,不弱的話事情早解決了.趁別人求助時叫請保鑣及說這是個好方法可不是好東西.小文不會摑警察.但他們的行為應該有人知道.小文不會吵架,沒法及時回擊導致女警敢再走過來補刀,大家是不是看了笑話,多少爽文爽劇能寫出這樣的情節!可在強者身上找閃光點,在弱者身上找錯誤是可恥的,若不是個人位置資訊非法洩漏,小文根本不可能被跟蹤` 要報警,以致吵架!看起來還要繼續吵下去.
那男子至少有一樣說了謊.他說不認識小文.
不,他`女子`老翁,以至那黑白間條衫的女人,都認識小文.
事情是經不起查證的,甚至不需用到用在小文身上的高科技,最簡單查他們的手機通訊,是人是鬼,已看得出.甚至不需要他們知情.在當事人不知情下查看手機內容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做不到嗎?小文的手機內容都不知被人查了多少遍.要問這樣做合不合法?小文遭遇的合法嗎?事情最忌開壞頭,在小文這裡開了,在他們那裡繼續,有問題嗎?
哪怕去查查!
他們能制造場場衝突,並不是有超出常人的聪明或勇敢,只是恃著不會有人查.
他們若認識小文,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有了問題.
男子行為作狀,有可能從事特殊行業.
他們說不會跟蹤,然而還有比跟蹤更壞的情況,那就是製造事端.
團夥式地` 有預謀地.
小文隱私嚴重洩漏,身在明處,暗箭難防.
他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卻作狀扮不知道.
只有小文一個,力竭聲嘶解釋著.
事畢,小文再沒心情逛街,原站出閘回去,原站出閘的收費是雙倍。經過熟食街市,兩個穿著藍衣可能是女警的人,以及幾個穿深色外衣不知是食物署還是警察的人,從旁邊馬路走過來,并走到前面。

回到新居樓下,仍有老翁跟尾。


1)這幾人說謊,他們絕對認識小文,而且,關註小文身在何處.小文從搭扶手電梯上到小田地鐵站旁的這個商場,他們就站在電梯口的上面並且已經知道了.認識小文的人可能有被動和主動認識,不論何種,心懷坦蕩的人非禮勿視,別人是圓是扁是高是矮身在何處,與已何幹!大家各行各路.但這幾人不是,至少老翁和長髮女子,小文從扶手電梯一走出他們已經知道.小文在商場內繞一圈就走,將回到這條扶手電梯時,長髮女和小孩迎面而來,剛好和第一個黑帽老翁擦身而過.這時候的長髮女,知道小文正走過來.
2)小文中了陷阱.長髮女和老翁在前邊走著,讓男子和小孩站路邊看拍照,然後用命令式語氣命令小文去地鐵站職員旁.但這是否就是陷阱的起點?說不準.可能是從這裡開始,也可能是更早從商場的扶手電梯下電梯口開始,更或者,今日小文出門,已不是黃道吉日,無論走哪個方向,都已有人等著。
3)在商場的扶手電梯口,第一個黑帽老翁跟在小文後面,小文退回商場通道,正常人就算了,上電梯就走,他為何停在扶手電梯口?緊跟下電梯是有任務嗎?任務失敗所以停在那裡考慮要不要也退回商場通道再跟過?
4)第一個黑帽老翁停了一會還是上了扶手電梯下行,小文也正要搭電梯,忽見第二個購物袋黑帽老翁緊隨其後,而他後面並沒其他人,包括他聲稱的全家.那幾個是隔了好幾人才上扶手電梯.購物袋黑帽老翁單獨搭電梯,知道前面這個是小文嗎?是因為第一個黑帽老翁跟人任務失敗,所以第二個購物袋黑帽老翁緊接其後?
5)戴帽並不是老翁的普遍打扮,購物袋也不是,尤其是天氣漸熱.是不是有一條通行他們之間的通訊網絡,教他們這樣穿戴?就像三八婦女節小文推開大廈門出去,第一個經過門前的老翁手放褲袋經過一樣,這行為若有人教,穿戴有沒可能也是?第一個黑帽老翁認識小文,第二個購物袋黑帽老翁呢?
6)男子找來地鐵職員,還聲稱自己很冷靜,這樣有備而來換誰在他位置都會很冷靜好嗎?否則任務怎麼繼續?老翁不斷要衝過來,若不是長髮女站旁邊阻止,他似乎就要衝過來了.這任務的精髓是在於,讓小文”誤會”他們跟蹤,警察到了都不用擔心,然後老翁就大條道理可以向小文衝過來嗎?這老翁眼神舉止,可不是忠厚長者.然而小文被人向自己衝過來,這並不是第一次,在樓上曾說過去年7月在市區掘泥尾一個十字路口,看見一個前上司的上司,消防中層官員,臨時轉向手放褲袋,向自己迎面而來的事情.老翁跟蹤潮是從這裡開始的.前年小文在消防處他的辦公室工作時,又是7月,他的手下,一個助理消防區長,和一個高級消防隊長,在辦公室內一條寛一米長約20米的通道上,向小文衝過來,這高級消防隊長還甩動手臂,做出要動手的姿勢,然後另一個消防隊長,在小文的另一邊用貶抑的話大聲呼喝”是不是她”.這條通道除了這三人和小文,沒其他人,說小文多想的可以住聲.他們無論職級還是薪金,都比小文高很多,高職級的這樣隨意對待低職級,低職級的都不用活了.小文事後向消防處投訴,投訴信轉回這中層消防官員的辦公室讓他們自己查自己.給小文的回信是絕不正面回應當時這幾人又衝又喝的行為是在做什麼,用的是官腔口吻說本著什麼態度認真調查發現沒問題.和旅監局的回信很像,但更官腔.請留意他們的動作,是衝過來` 甩動手臂` 在旁邊高聲呼喝,這些行為對一個情緒病病人意味著什麼?從這裡開始,這些人的心腸比誰都歹毒,外傷有藥醫,內傷卻未必有,這些號稱救死扶傷的人,在試圖讓看不見的傷口惡化,自己還落下”沒用手推”見警察都不怕的美名.他們處心積慮,為的可不是救濟他人,而且當時彵們得逞了.回到現在小田地鐵站閘內,購物袋黑帽老翁的動作就是,向小文衝過來.
7)男子聲稱自己冷靜,命令小文去地鐵職員旁邊的口吻卻語氣不善,老翁幾度要衝過來.他們實際上在發惡,扮成受害者看起來被冤枉所以發惡合理.然而至少有一樣他們說了謊,他們認識小文.
8)15分鍾後四個警察先到卻聲稱只是經過,去了哪裡?他們認識那男子嗎?
9)35分鍾後兩個男警到了,一個男警出言不遜,說被這麼多人跟蹤是否考慮請私人保鑣.5分鍾後兩女警到達,很高的女警要求小文再走遠些,走到轉彎處因那裡人少些.那裡因地方收窄實際上人更多,而且有警察在旁小文將會是眾人注目點.本來男警剛到時已將雙方分開詢問,小文和對方的距離本來已有四五米,高個子女警為什麼還要小文站得更遠到轉彎處?她不希望小文看見什麼?當時叫小文請私人保鑣的男警正要離開.
10)高個子女警曾去了對方那邊一兩分鍾鍾,回來小文這邊就說同事和你說請私人保鑣這是個好主意.除了女警下賤,口德不修,是否還另有原因,她和男子那方的人,認識嗎?
11)另一男警曾過來說”我可以向你指出他們不可能跟蹤你”.連商場閉路電視都不看,男警為何有這樣的自信?是否那男子的職業,讓他覺得不可能?警察有一批到了又走了,幾個警察需時35分鍾才到,有可能也與這男子的職業有關嗎?這男子不會跟蹤,購物袋黑帽老翁也不會嗎?警察和這男子之間,認識嗎?可是再正當的職業,是否就不可能另帶不可告人的任務?去年10月中小文在市區掘泥尾住完月租酒店,在隔一條街的另一間酒店住了幾晚,離店那日推著行李走過酒店樓下兩邊塗了黑漆的長廊,兩個八九十歲的老翁老嫗拖手跳著,向剛轉彎走出的小文在窄窄的通道上迎面而來,他們的背後站著一對中年男女,男子寛額寛肩,說職業是警察是有人信的,這不也是正當職業嗎?小文幾月前辭職的那份工作,在唐樓樓梯高處摔下受傷後回到公司,主管無中生有都要將個老翁推到工作中的小文面前,主管哪怕不是公務員,他的工作,不也是正當職業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