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國外念碩士的關係 也認識了不少大陸朋友我發現大陸美女的確是很多 自嘲一下臺灣所謂漂亮的女生根本不能比 但這是我個人角度不能比的原因其實是我更欣賞天然的看來看去 大陸所謂的美女其實顯得更為樸素且帶有著一點涉世未深的樣子(其實我想懂得會比臺灣的女生還要多....因為在那種環境下) 反觀臺灣女 其實浮華的越來越多 很多都是靠著打扮有著外表卻沒內涵的女生...大陸美女很多 畢竟基數也比較大 但我在這也遇到不少漂亮大陸女(我有認識一個是武漢的)一心想嫁給外國人 靠著女人天生擁有的武器去得到她們想要的 我覺得...很現實 在那種環境下 還是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吧其實說一說 臺灣女跟大陸女都各有優缺 我覺得需彼此借鏡才是
大陸美女多,最主要還是因為人口基數太大了,大家都說成都重慶美女多,其實這兩個地方的美女更多是偏向于「小家碧玉」型,真正的大美女還是北方如山東、沿海如上海比較多。大陸定義的美女,大概是那種,內心再騷,外表看起來乾淨爽朗,最主要的還是清純吧。諸如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我沒有碰到過這種女生,實在不好說。開另一樓的卷娘在國外,她有比較,會有發言權一些吧。無論大陸還是台灣的女生,肯定都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的吧,這大概無庸質疑!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由於在國外念碩士的關...(恕刪)
繼續PO一組小吃照片版大平時下班回家就那麼一條線路,也沒什麼好拍的,儘管從來隨身帶著相機,但也從沒想過要拍一拍這個城市的角落,倒是去其它地方旅行的照片比較多。下面這組照片均來自網路,網友拍攝,版大本著拿來主義風格拿來用了四川的「抄手」,北方的餛飩。四川著名菜品:麻婆豆腐,有名得這道菜的來歷版大都不想科普了成都名小吃:夫妻肺片。說起這個,想起去年一個真實的笑話,新聞都有報導,話說兩夫妻來成都旅遊,到一飯館點了菜,魚香茄子,兩人吃了半天,越吃越不對勁,於是叫來老闆:「你這是魚香茄子嗎,裡面哪裡有魚?你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老闆懵了,從來沒聽說過魚香茄子還能吃出魚肉來,解釋了一陣子,也解釋不通,於是乎老闆怒了:「叫魚香茄子,就得有魚嗎?那叫夫妻肺片,我不是還得給你殺兩個人啊?」當時這個新聞出來,實在是引為笑談!水晶包子,不知道如何做到這樣晶瑩剔透!這應該是叫春卷吧,版大還真不確定成都名小吃:香辣兔頭,不能吃的人,看著都有心理障礙!哈哈!成都的名小吃:鍋魁,外酥內嬾,焦香四溢魚豆腐,也不知道這個名為什麼要這麼取成都名小吃:三大炮,大概是屬於盛名之下,其實難復的東西!
一城風絮 wrote:繼續PO一組小吃照片...(恕刪) 哈哈 遼寧人來幫你推一下。在我們北方人眼裡啊,重慶和四川真是沒啥分別。後來認識的四川、重慶人多了才知道四川好辣,重慶喜麻但是說起能吃辣來,我還是佩服湖南人哈哈。四川男人都有一手好廚藝我師從正經四川男人學的一手好廚藝反倒是東北菜,我做的馬馬虎虎家裡來客人水煮肉片、魚香肉絲、回鍋肉、啤酒鴨。或者來個正統的四川火鍋給自己來帶來不少的麻煩啊。休閑之都成都那不是蓋的你和台灣人講少不入川,老不下廣。他們估計也體會不到。
lnjpzhw wrote:你和台灣人講少不入川,老不下廣。他們估計也體會不到。 誰說的不就是到了四川後悔結婚太早嘛話說02年的時候出差去重慶手下一位川妹子跟我說了一句話課長,記得回來呀懷念呀懷念那個體力最好的時代
全國人民眼裡,四川和重慶沒有區別,這個概念大概和大家眼裡,東三省是沒有區別一個道理吧。四川和重慶飲食沒有太大區別哈,不存在成都喜辣,重慶嗜麻這一說哈。最能吃辣的不是四川重慶人,也不是湖南人,恰恰是在國內存在感比較低的貴州人這兩年還什麼休閑之都哦,到處挖坑填坑,路都不知道何年何月修得完,修得好,到處灰濛濛的,還砍掉了好多綠化的樹,想起來都是生氣,再說休閑之都,自己都臉紅,比起杭州來講,除了飲食,真的差很遠。lnjpzhw wrote:哈哈 遼寧人來幫你推...(恕刪) 到了四川後悔結婚太早,這句話最開始是從大陸網站上傳出來的,古語是少不入川,老不出川。張藝謀給成都的廣告詞是: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5.12地震后,加上城市內太多禁左轉彎的標誌,現在,只剩下我們的自嘲:成都,一座來了就走不了的城市,成都,一座來了就不能左轉的城市PAN1623 wrote:誰說的不就是到了...(恕刪) 我剛才查了一下,良木緣原來是成都創立的一個咖啡品牌,我靠,我還一直以為是台灣品牌呢,丟臉...對於孫文,儘管大陸官方從來沒有把他定義為國父,但私下裡,網路上,還是有很多人叫他國父孫中山。大陸儘管沒有在名頭給上中山先生,但實際上是非常尊敬他的(您從成都中山廣場就能看得出來),大陸對為國為民,為中華崛起而努力奮鬥的前輩,都是非常非常尊敬的。張學良兩父子,在大陸官方里的口碑也是很好的。jerry su wrote:沒有阿沒聽過這個咖...(恕刪) 繼續PO照片,拍的模特
aska429 wrote:樓主抓到重點了,您只.像台灣這樣類似文革鬥爭再起的風潮?資方鬥勞方,有產鬥無產,勞工鬥公務,城市鬥鄉鎮台灣真的是越走越回去了...(恕刪) 心有戚戚焉. 感謝的少,酸文很多.努力的少,見不得人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