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不得了 wrote:台灣物價已經夠便宜了,不知道在嫌什麼?既然那些草莓族不爽,哪個國家比較好到到哪個國家去啊,別在這邊嘴砲
請問那時候一碗麵多少...(恕刪)
蝙噗噗 wrote:要砲轟要先求證才行,新崛江的店員很多不到兩萬的,我曾經在那邊賣過衣服,連天龍國的台北車站地下街甚至也有一個月只有一萬九的。
沒有22K這種事.....(恕刪)
當然成功者和失敗者就在這,成功者是賺22w,失敗者才賺22k
lydiamomo wrote:
這整個還是心態方面的問題
但我還是認為不是薪資結構的本質核心問題
在下認為不公的絕對不是說社會資源一定要廣大且平攤的分給社會上的人
而是身為相對弱勢的人究竟能不能自給自足的生存
你台灣不可能都高科技,不可能人人主管
一定有人要端盤子,也有人一定要去星巴克工作吧
那...當這些工作都已經漸漸無法養活自己了,大家當然就選擇繼續升學或是出國
因為底層結構已經出問題了
大家一直在圍繞說“不夠努力”這一點上
這最終還是一個能力的判定~但這世界我覺得不是這麼簡單的
有人一定是想賺多錢,因為你賺多的錢才能體驗到相對好的生活
可以用比iphone更好的東西,可以比別人開更好的車
但也有人不是想過這種生活,不能以一蓋全的說
“孩子,低層工作無法生存,請努力的往社會金字塔頂端走吧,不然你在怎麼努力做低階,最後還是只能睡台北車站喔”
這樣的結構也是相對扼殺其他可能性
也造就更多人想要高學歷去搶頂尖的位子......(恕刪)
若你認為80/20的薪資結構原則上並無太大的問題
那就繼續往下闡述, 再簡單討論
相對弱勢的人是否能自給自足
首先要對相對弱勢的人給個訂義
他應該是身心障礙人士, 中高齡失業者及單親家庭等人
而不是拿著iPHONE大叫22K不夠用的人
事實上政府在這一塊所做的努力的也不夠
或許政府對拿著iPHONE的年輕人補助太多, 所以造成真正應該輔導及補助就相對不足吧
至於年輕人是否"不夠努力”
就小弟認為"打混摸魚者多, 認真打拼者少"
請不要忘記企業的本質是現實及無良
若7,8年級的是個認真,肯學, 肯做的人才,
5,6年級的人怎麼檔的住你
公司巴不得老早就把你提升去換掉那些5.6年級的老不死
企業不想去換掉那些老不死的嗎???
拜託...年資高,特休多,又油條, 老早就想換掉
只是...換不掉,
因為工作還是要有人做, 可惜, 老闆往後看, 後繼無人...
至於"低階工作"
這也並非薪資結構的問題, 而是"人力結構"的問題
台灣由於少子化及高學歷政策,
每個年輕人, 爸媽都當他是個寶, 更尷尬的是他自己也當自己是個寶
低階工作, 年輕人很少願意做
就算肯做, 願意做了, 也會被同學, 朋友取笑, 自然做不久
但"低階工作"還是永遠都存在
這個缺口就被外勞及新移民所取代了
這是個惡性循環, 本勞就越來越難切入這塊求職市場
以上, 有解嗎???
小弟認真的認為"無解"
要有解, 要等"革命"
要等到貧富的差距更大, 政府的財政破產, 社會的結構崩壞
整體的人力結構重新洗牌才有解...
為何如此, 一個簡單的道理
鄉民常常砲轟企業無良, 但企業無良, 本來就是企業的本質
企業要是有良, 老早就下課領便當了,
因為它的財力,競爭力等比不上無良的企業, 尤其在不景氣的年代
所以與其指望企業有良, 還不如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還比較實在
等到10之8,9的企業都是無良企業了
人民都活不下去了, 重新洗牌, 這個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了
台灣人民....嗯...還有錢買iPHONE, 顯然還不夠苦
讓我們繼續等下去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