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美國國債8/2到期,美國窮到沒錢還了,會否再引發全球經濟風暴?

不是把匯率一直調就可以嗎?現在調到28.x了,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啊!
scottchen23 wrote:
M2/GDP將達到2.5,美國只有0.6到0.7,日本只有1

你的數據有誤!
美國早就到0.8以上了,日本則是全球第一,超過2,中國目前是1.6,和台灣差不多。
基本上,各國對M2的定義不太一樣,直接比較不是很客觀。
通常國際上傾向比較M3的成長率。

scottchen23 wrote:
構成M2的存款是商業銀行對公眾的負債
所以M2/GDP的比例越高,整體支付風險越大

佔M2最大比重的是存款,絕大多數是富人持有,反過來說,存款是銀行放貸給大眾所創造出來的。
當M2/GDP過高,往往不會出現經濟學家所說的通膨,而是永無止盡的內需衰退和通縮。
我們可以把黃金拿去賣一賣把美國買下嗎

找日本合資好了
chiang:香腸說不定我比你還多
這種問題根本不用擔心
政客只是演戲給選民看
最後一刻還是會通過的

開板者大概看太多金錢爆
被專家嚇的不知所挫
奶茶一杯不要33杜西 wrote:
我們可以把黃金拿去賣一賣把美國買下嗎

別傻了,目前的全球局勢是:
美國雖然是窮的只剩債,但台灣和中國也是窮,是窮的只剩錢~
銀行空有一堆錢,但有多少錢,就表示有多少貸款!
美國和台灣,都很窮!
sove_i_skogen wrote:
你的數據有誤!
美國早就到0.8以上了,日本則是全球第一,超過2,中國目前是1.6,和台灣差不多。
基本上,各國對M2的定義不太一樣,直接比較不是很客觀。
通常國際上傾向比較M3的成長率。


佔M2最大比重的是存款,絕大多數是富人持有,反過來說,存款是銀行放貸給大眾所創造出來的。
當M2/GDP過高,往往不會出現經濟學家所說的通膨,而是永無止盡的內需衰退和通縮。

我的數據是參考這篇報導的
報導日期2010-11-16
專家警告:中國M2料破百兆 泡沫不易著陸 難逃長期通膨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提的數據
"2012 年中國 M2 將如預期突破 100 兆元人民幣大關, M2/GDP 將達 2.5 ,美國只有 0.6 到 0.7 ,日本只有 1。"

當M2/GDP過高

最直覺的就是貨幣超發,貸款激增,寬鬆貨幣政策

如何是永無止盡的內需衰退和通縮

小弟不懂...請大大指教~

===================================================
小弟剛剛找到幾個最新數據
日本的M2
日6月M2增2.9%創12月新高
裡面指出日本M2達到800.6萬億日圓=10兆美元
M2是GDP剛好2倍沒錯

中國的M2最新資料的新聞
央行:6月末M2余額78.08萬億元 同比增15.9%
78.08萬億元=12.1兆美元
中國M2/GDP超過2倍.......
M2總量是世界第一

美國的M2最新資料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715/KDY06H3826G1E.shtml
美聯儲(U.S. Federal Reserve)14日公布每周貨幣供應報告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后,美國7月4日當周M1貨幣供應量增加481億美元至1.988萬億美元,M2貨幣供應量增加887億美元至9.253萬億美元。

9.253兆/14.5兆=0.63倍
這個文章有許多高手發表意見真的值得學習的好文章

史考特兄的論述真的很有道理不管在數據上或邏輯上

真是一篇好文章讓人瞭解世界經濟脈動及趨勢
美國應該學學希臘勇於認錯,清算重整國債. 美國有好幾個航空母艦戰鬥群,拿個三組賣給中國1000億美金,中國就可省下投入巨額的研發費用. 台灣的國防也外包給美軍,每年付只要給美國 100億美金的保險費.這樣我們也不用每年編列幾千億的國防機密預算,卻買些二戰的武器,還要提列大筆的軍眷退休養老金.
美軍包下幾個國家,尤其是產油國的軍備後,每年就可收到幾千億美金的軍費,回饋給國庫.
美國人平均體重過高,上餐廳都大吃特吃,浪費食物物資,也應課徵肥胖稅,救地球.


alan9966 wrote:
這種問題根本不用擔心...(恕刪)


搞個話題讓大家討論,你看大家不是討論很開心,哈哈哈

美國窮到沒錢還,經營不善的結果就是吸你的血吊命

事態發展慢慢看吧,有時候所謂民主政客政黨瘋起來也是很瘋的

再附一則新聞供大家參考了,到時美國政府拿不出錢來,內外債主、政府員工反起來,
民主黨政府可能焦頭爛額,這是共和黨最想看到


今天的聯合報新聞

萬一美國總統歐巴馬及國會未能在8月2日的最後期限前上調美國舉債上限,不管是間接還是直接,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可能受到傷害。

美聯社報導,關於債限喬不攏,可能釀成損失的種種說法正在四處流傳。

屆時若沒有達成協定,美國政府不僅手頭拮据,也無法借貸,就必須開始決定8月到期的8000萬美元帳單中,哪些款項應先支付,哪些得緩一緩。

當局馬上就將面臨艱鉅決定,8月3日得處理230億美元左右的社會安全福利款項。隔天8月4日,財政部必須支付870億美元給投資人,結清到期的國庫券。接著,還得在8月15日支付逾300億美元的利息。

除了上述費用,美國政府通常每天都支付5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給國防承包業者、醫療提供業者、聯邦雇員及其他單位。

歐巴馬曾表示,在沒有達成協定的情況下,他不能保證按時發放榮民及殘疾人士的社會安全支票及款項。。他說:「國庫可能就是沒有錢支付。」

不過歐巴馬在這方面恐怕得面臨挑戰,因為部分法律及國會預算專家質疑,如果社會安全福利計畫的信託基金內尚餘有資產,歐巴馬是否能單方面拒絕支付社會安全福利。

不管這件事如何解決,毋庸置疑,政府各項服務、計畫及補助恐怕都會受到重大衝擊。

沒有人確切知道危機來到時,歐巴馬及高層官員會採取何種決策。

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Budget andManagement)是負責審查補助金可能刪減項目及付款的單位,財政部則負責管理現金流量。顯然是為了避免市場揣測或恐慌,這些機構都對危機應變計畫保持緘默。

但是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堅稱這項期限是千真萬確的。他最近表示:「已經沒有令人信服的辦法給國會更多時間。」

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的分析顯示,一旦當局花盡手頭現金,又沒有能力再借貸,政府將須馬上刪減高達44%的支出。

美國現在花掉的1美元中,就有超過40美分是借來的。

只要財政部取得稅賦,政府還是能償付利息,技術性避免違約。某些分析師認為,政府起初將依靠這個辦法,減輕對美國長期信用評等的傷害。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最近告訴國會,違約將是場「大危機」,衝擊整個金融體系。

但優先償付到期債務的利息,避免違約反而只會迫使當局刪減支出,其中部分較有可能對一般民眾造成衝擊。


全文網址: 美債限喬不攏 全民恐受害 | 美國新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467162.shtml#ixzz1SHiDPg7H
Power By udn.com
scottchen23 wrote:
9.253兆/14.5兆=0.63倍

老兄……
M2/GDP不是直接拿M2去除以GDP(market price)
M2/GDP全是以 basic price 來計的……

The basic price is the amount receivable by the producer from the purchaser for a unit of a good or service produced as output minus any tax payable, and plus any subsidy receivable, on that unit as a consequence of its production or sale; it excludes any transport charges invoiced separately by the producer.

因為各國對M2的定義不同,所以直接拿各國發布的數據來比較是不客觀的!
世界銀行的向各國政府取得的資料較具有一致性!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在2009年,各國 M2 佔 GDP 比率為:
中國 159.4%
日本 223.8%
美國 87.6%

基本上,就算定義相近,但只要金融制度不同,直接比較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經濟是否出問題,還是要從其他指標來判定!

scottchen23 wrote:
最直覺的就是貨幣超發,貸款激增,寬鬆貨幣政策
如何是永無止盡的內需衰退和通縮
小弟不懂...請大大指教~

M2=貨幣(M1)+準貨幣
M1=通貨淨額+企業與法人之支票與活期存款
M0=已發行的貨幣,即通貨淨額+準備金中之庫存現金

基本上,在彰顯貨物價值,以及支撐內需的是市場上流通的現金,即通貨淨額。
M1和M2並不是真正的貨幣,而是「資金流出管道的數量」!
假如GDP不變,那麼有愈多的管道,不就表示資金的流速較小嗎?
於是,根據定義,貨幣流通速度的倒數=M2/GDP

當M1或M2變大,通貨淨額往往會變小!
相信你應該有貨幣乘數的概念,在此就不提了~
通貨緊縮就是通貨淨額太少,使得商品價值縮水,民間賺不到錢,內需不振,而通貨緊縮只是症狀。
問題在於,絕大多數的存款是由富人持有,但絕大多數的貸款是由大眾持所。
實際情況是,當大眾的貸款排擠到消費,就會造成內需不振,接著就是中小企業獲利下降,薪資停滯或衰退,消費又更少,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驅動M2變大的主要因素就是房地產,從日本和台灣的不景氣就能看出~
當M2/GDP過大,且GDP的成長無助於內需時,通貨緊縮就會發生,這就是所謂「失落的N年」。
中國目前的經濟成長仍能增進內需,所以問題還沒有發生。
台灣在2000年之前的狀況就如同今日的中國,而在2000之後因三角貿易興起,最後落到同日本的下場。
所以造成今日台灣不景氣的主因有三:
1、1980年代末期的房地產泡沬
2、三角貿易
3、2009年以後的房地產泡沬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