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不希望自己的小孩不會講台語

原住民頻道,大愛頻道,客家頻道都做的很好阿!
MP4/13 wrote:
簡單地說
方言就是低俗
那些劇都是中南部的勞工在看的

中國的唐朝時代,主要語言就是閩南語(台語)
並沒有比較低俗......
像香港也有香港的文字讀法
你就看有很多香港人都打一些看不懂的中文內容
而台語原本也有台語的文字讀法

只是目前的語言政策被北京話(滿族語)強勢主導罷了
北京話某種程度上也是過去的地方方言

語言都是平等的
文字能夠強化語言的主導權
而語言沒有什麼叫做低級和高級
會讓你覺得低級,就是因為有人故意醜化和打壓
你只要在家都跟你小孩講台語~
自然而然她就會了阿!!!!!
阿融. wrote:
那還真是畫虎不成反類...(恕刪)

方法錯了就是這樣啊
本來還有可能萌芽的學習慾,就這樣被強硬的手法完全消去了(茶)
某貓的生命三元素:書、咖啡、碳水化合物。
MP4/13 wrote:
簡單地說方言就是低俗...(恕刪)


慢仔小饅頭~ wrote:
你這樣肆無忌憚的批評方言
就算不是閩南人
看了也會覺得你很沒素養
語言並沒有貴賤之分
你這樣說只會引起大家的反感



大家看不出來他在故意講反話,故意挑起戰爭嗎?
難道只有我看出來嗎?
故意講什麼反話?
故意挑起戰爭?

前面很多網友講過了
他們寧願學英文還比較有用
也不要學什麼台語客語山地語之類的方言
更不要看低俗的台語劇

面對現實吧!
MP4/13 wrote:
簡單地說
方言就是低俗
那些劇都是中南部的勞工在看的


我說的不只是電視劇而已.
就算是新聞台也是一樣, 跟語言比較無關.
就以這討論串來說, 我比較介意的是外語能力, 這只是實用方面的問題罷了.
雖然外語能力不等於國際觀, 但起碼是一張門票.

還有其他比較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台灣某些新聞從業人員跟節目製作人.
應該要背負更大的社會責任才對,
不能拼命灌輸一堆低俗又搧情的東西.

我有一個從事拍攝工作的朋友, 比我早幾年回到台灣.
前陣子跟他聊到這現象, 他也覺得台灣人的格局太小.
媒體要負很大的責任.

如果有看[龍紋身的女孩]系列小說的人可以知道.
作者本身曾經是瑞典記者.
我很驚訝該記者對於社會正義有相當強烈的潔癖.
雖然女主角是個性怪異的邊緣人, 男主角是男女關係不檢點的私家偵探兼雜誌編輯.
但在作品中作者極力追求的社會正義表露無遺.

很遺憾的, 一般人對於名人的私生活可能比較有興趣, 尤其是不檢點的.
就社會議題而言, 其實有很多可以討論的東西, 但是在台灣媒體上很難看到.
多半都是圍繞在親中/親美的意識形態打轉.

就這次死刑存廢的討論, 雖然台灣沒有廢死刑的環境.
不過這其實是一個可以大家理性討論的話題.
但是很遺憾的, 在台灣媒體跟論壇上很難看得到有什麼理性討論的空間.....
目前在台灣, 還不夠理性到可以大家坐下來長期討論一個社會議題吧.....
MP4/13 wrote:
故意講什麼反話?故意...(恕刪)

不是說台語劇一定低俗
而是特定幾家電視台狗血真的撒不用錢的,別說學台語了,那種亂七八糟的東西看太多實在是不好。
某貓的生命三元素:書、咖啡、碳水化合物。
我認為不會講台語不重要. 對未來不會有影響.
閩南語一點都不低俗
沒有任何方言是低俗的

純粹就是使用的人怎麼用而已

早期從唐山渡海來台灣的人
大多是閩南一帶的通緝犯,流放犯,或是海盜
之後更有大批在大陸無法生存的辛苦人
屬於較中低階社會的人,幾乎為了生活吃不飽
更別談什麼唸書,因為快餓死了
因此告別家鄉,來台灣打拼,來開墾,看能不能在這塊新土地重新開始,繁衍子孫
不要再被那塊古老大陸貧富不均,又無法改變的狀況給壓死
這些辛苦人,有的後來做了清朝的大官,成了書香門第
漸漸的因為讀了書,水準也提升了
然而大多數的人,還是那些辛苦移民來的基層先民
他們多半隻身來台,娶當地女子,在這裡生根繁衍茁壯
他們的語言,他們說話的習慣,也傳了下來
久了就變成一種習慣,一種親切不見外的表示
以上是第一次大陸的移民來台灣......

38年台來的移民
來的人只有兩種人
1. 被抓來充軍的小阿兵哥
2. 賣掉所有家當想逃離共產黨鬥爭清算的有錢人

這些小小阿兵哥多半來自大陸農村鄉下
沒讀過什麼書,也不識幾個大字,多半家裡也很貧窮
屬於中下階層社會的人
當兵就有飯吃,或是硬被抓丁才來當兵
這種階層的人,通常滿嘴髒話,雖然口音五湖四海
但因為沒受過什麼教育,講出來的話往往也比較低階
大陸各省的低下髒話就是這樣流過來的

而另一群為了逃離清算鬥爭的有錢人
在原來的家鄉往往是大戶人家
可能是書香門第,也可能是做官的
這種人可能一輩子沒聽過髒話,同樣講的是某省的方言
但聽起來就是離粗俗很遠,因為他們是中上階層的人
難免對滿口髒話的人比較輕視
以上是後來大量移民台台灣的人......

講到這裡,已經可以從這些人的家庭或教育背景
窺出可能從他們口中講出的話是哪一種階層了
沒有天生哪種語言是高尚或低俗的
純粹就是看使用的人,什麼階層的人講什麼話
他的子孫也會傳承他們所用的詞語
也相對的,這些久而成習的用字習慣
也往往變成了人們對這語言的刻板印象,或是對這種語言的某種誤解......

閩南語其實很美麗,可以很優雅的唸誦或朗唱
不信聽聽"南管音樂",那美麗的泉州官話,就可以聽到早期士大夫階級的人
是怎樣的享受如此優雅的音樂
這可不是一般滿口問候人家父母的販夫走卒所能領受的

閩南語可以這樣優雅,當然也可以非常低俗
現在三字經,問候父母的髒話滿天飛
竟會被拿來當作親切,鄉土,熱情的代表
著實覺得不可思議
也莫怪會有人誤解閩南語了

我會講閩南語一點點,但是口音很不標準,祖宗18代也沒人講過
我純粹是為了溝通方便才去學
但我會唱標準的泉州口音"南管音樂"
因為我被它的美麗優雅所吸引
方言到底哪裡低俗了???
不過是使用者給人的刻板印象而誤解罷了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