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有人相信台電、中油等單位公佈的官方數據嗎??????

所以這-2%~+2%就是利潤了不是嗎????
因政策關係所以才沒有辦法達到9%
是不是這樣???


是投資報酬率

你說呢?

一份文件都可以在調查的前一晚不見了
就算不是直接相關的
那也太離奇了吧...

那件事...到目前依然是個謎阿~~


這在我回應的第一篇文章就說明了,有興趣回頭看一下吧,好像在十五頁吧

I don't know...

不是我說了算~_~


你不知道,但還直接提出來當作反駁的說法,這會不會有一點太那個了

當一層壓一層時..就不是這樣了

那是誰壓誰呀,這裡面最高機關是行政院,所以就是行政院壓經濟部,經濟部壓能源局,能源局壓國營會,國營會再壓台電囉。太好了,終於還台電清白了,原來電價會漲是因為被壓的,所以以後電價漲的時候,請記住這個結論,不要再罵台電了,而且這討論最好就到此為止,因為很可能會觸及國家最大弊案,再查下去會動搖國本的。
anday2001 wrote:
是投資報酬率

投資報酬率跟利潤有何不同?

anday2001 wrote:
原來電價會漲是因為被壓的,所以以後電價漲的時候,請記住這個結論,不要再罵台電了

所以呀
這就是我前面說的
政府干預太多
但是國營事業又要為了不冒犯上級主管單位
只好發佈一些讓人都聽得似是而非的數據
anday2001大哥你點出了本討論的重點了
投資報酬率跟利潤有何不同?

由公式可看出,投資報酬率約等於毛利,而不是純益


所以呀
這就是我前面說的
政府干預太多
但是國營事業又要為了不冒犯上級主管單位
只好發佈一些讓人都聽得似是而非的數據
anday2001大哥你點出了本討論的重點了


你這完全就是斷章取義,首先就到底有沒有一層壓一層的情形,我們不得而知
且歷來的情勢是,台電為了成本要漲,政府為了民生不漲
所以"不冒犯上級主管單位
只好發佈一些讓人都聽得似是而非的數據"
這結論完全無任何邏輯性可言
han172189 wrote:

台電發的新聞稿,相...(恕刪)


那為什麼不敢公佈正本文件來證明呢
不是要透明化
台電總經理只說了一句"煤價是每月議價"
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難道是他說了算

我身為一個合法的使用戶
我不偷電 我按時繳費
難道我沒有權力知道我付錢的公司在做什麼嗎?
今天我是消費者
消費者就有權力去了解自己的利益權力有沒有喪失
而不是莫不吭聲接受漲價、接受弊案





這張圖表是台電向澳洲BJ煤礦公司購煤該公司的煤價資料

台電公司98年燃煤採購策略
3、98年第一批現貨採購於97年12月1日已採購105萬公噸,以供應98年第一季之燃煤需求,平均採購價格約為每公噸75美元 (6,322千卡/公斤GAR),較當時亞太地區市場價格約每公噸78美元,每公噸低廉約3美元。

圖表+文字這樣不能說服消費者嗎
這樣子就可以證明台電買煤沒有買貴
就連我不是學者 我沒在研究的都可以找到這樣的東西
難道台電總經理對不實的報導就不能多做解釋嗎?
這樣算是欺騙消費者
還是當消費者無知阿?


anday2001 wrote:
所謂報酬率是投資報酬率

每度電價算法是
所有成本加上合理報酬/度數

合理報酬是
台電資產乘以報酬率(9.5~12%)

超過的部份將要調降電價
但自民國82年開始,由於政策緣故,電價未能依公式調漲
台電的投資報酬率都未逹到,近幾年更在負2~正2間


所以是先要定出投資報酬率
再套進(成本+報酬率)/度數這個定價公式囉???
假設台電總資產是1億
報酬為10%
所有成本4千萬
預估度數1千萬度
所以定價=(4千萬+1千萬)/1千萬=5元/度
是嗎?
所以是先要定出投資報酬率
再套進(成本+報酬率)/度數這個定價公式囉???
假設台電總資產是1億
報酬為10%
所有成本4千萬
預估度數1千萬度
所以定價=(4千萬+1千萬)/1千萬=5元/度
是嗎?


對,就是成本附加訂價法
不是總資產,而是營運設備現值加營運資金

那為什麼不敢公佈正本文件來證明呢
不是要透明化
台電總經理只說了一句"煤價是每月議價"
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難道是他說了算

難道台電總經理對不實的報導就不能多做解釋嗎?
這樣算是欺騙消費者
還是當消費者無知阿?


很意氣式的發言,很沒邏輯式的疑問,雖然想回答,但

我身為一個合法的使用戶
我不偷電 我按時繳費
難道我沒有權力知道我付錢的公司在做什麼嗎?


這不是股東的權利嗎???什麼時候變消費者了???

今天我是消費者
消費者就有權力去了解自己的利益權力有沒有喪失
而不是莫不吭聲接受漲價、接受弊案


基本上這是供給與需求的原因,不要說獨佔事業例外,除非是必需品,否則價格太高也不會有需求
所以台電為民生必需,所以面對漲價除了減少使用量之外,也沒別的方法。
關於這點,的確電價要漲是必需給個解釋。但目前情形是,政府機關沒人信任,專家沒也人信任,台電員工也沒人信任
反而有個非專業或非本業的人、或是立法委員出來說應降價而不是漲價,就算沒有資料,大家也都相信
這點前面有人提過,我想這就是人性吧!
我前面提到了電價要漲少說要經過6個機關在審,今天再補充一個立法院,其中有專業人員、幕僚機關、人民代表、行政機關,在這些條件下,還不是被一句一層壓一層給否定了合理及合法性

至於消費者真的有那麼大的權力嗎?你我都是消費者,我也常常覺得有些公司產品太貴、賺太多、成本不透明、品牌價值訂得太高,但有能力去解決嗎?有種去叫微軟、apple...給你資料啊....
今天還不是吃定台電是國營事業!但我覺得這是正確的,政府的確是需要人民的監督,所以給個解釋是應該的,但老是要求公佈文件什麼的,這問題我在前面講過了,有興趣去找一下吧。

其實這偏文章都到二十頁了,有人出來反駁、有人出來指責,但就跟以往無數篇文章一樣,永遠是老曲老彈老唱老掉牙,接下來的趨勢應該不脫以往模式,都是些發洩文章居多吧,雖然很沒意義,但我很認同這樣的發言,因為我會上來留言,也是來發洩的,自從夏季電價實施以來,每天都要被罵,但對方是客戶,講又講不聽,也不能惡言相向,解釋老半天也只會換來我們在搜刮人民血汗拉,不知民生疾苦的米蟲之類的結論。

所以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就有種要把不能對客戶說的話,在這裡全部講出來,反正也沒人知道我是誰,不會被投訴,也不會因為要對一個客戶解釋而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而且在這裡也能了解到大部份民眾對台電的想法和觀感,所以不知不覺的己經回了那麼多文了,我也快沒東西講了,但真的很謝謝促成這二十頁文章的MOBILE友,讓我有一個發洩管理,也能更了解顧客對我們的認知,也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每天都要找一大堆資料,讓我對於自己公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anday2001 wrote:
對,就是成本附加訂價法
不是總資產,而是營運設備現值加營運資金

如果電價真是這樣定出來的
那台電應該是希望大家多用電呀
為什麼實際上的作法是節約享折扣????

anday2001 wrote:
所以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就有種要把不能對客戶說的話,在這裡全部講出來,反正也沒人知道我是誰,不會被投訴,也不會因為要對一個客戶解釋而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而且在這裡也能了解到大部份民眾對台電的想法和觀感,所以不知不覺的己經回了那麼多文了,我也快沒東西講了,但真的很謝謝促成這二十頁文章的MOBILE友,讓我有一個發洩管理,也能更了解顧客對我們的認知,也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每天都要找一大堆資料,讓我對於自己公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我真的很感謝您參與這篇討論
我原始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質疑的角度
來討論出國營事業不為人知的真相
讓大家知道得越多
也許能減少越多的誤解
再次謝謝您!!
如果電價真是這樣定出來的
那台電應該是希望大家多用電呀
為什麼實際上的作法是節約享折扣????


因為不能反應成本,所以希望減少尖峰用電
配合節能省碳囉

請問一下有人知道台電的電費計算是怎麼弄的
兩個月抄一次表
兩個月繳一次錢
它怎麼去計算尖峰用電和離峰用電的
難道是台電說幾度就幾度嗎?
請問一下有人知道台電的電費計算是怎麼弄的
兩個月抄一次表
兩個月繳一次錢
它怎麼去計算尖峰用電和離峰用電的
難道是台電說幾度就幾度嗎?


去台電服務所問,或者打1911客服專線就可以了呀

通常一般用戶是沒有差別的
但如果你是時間電價,或是有尖離峰的用戶
那就會裝數個電表,所以是看那個電表跳幾度來算的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