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難怪很少人要種田(水稻 就是米啦)~~~

whatt wrote:
只是分享~~最近有接...(恕刪)

我家的自有機具是黃牛
自有機具要自已購買的話實在不可能,
光火梨來說,一台新的二三佰萬,農會可能有補助,也有可能沒有
火梨出問題每次修五六萬跑不掉,通常換他後面的鐵片。
政府對種稻的補助其實不多,如果只種稻的是活不下去的,難怪沒有年輕人願意去種稻。
我因世界而成長,世界因我而美麗。
bryansun wrote:
有興趣的話,去了解美國1930年代經歷過的大蕭條吧
這樣你就明白爲什麽美國很多休耕地了

如果美加願意種的話<-前提是,誰來種?一個人要價2千美金的高薪
還有,誰願意買?
台灣,日本,歐洲,中國大陸,非洲,東南亞?

一方面說美國如果願意種,全世界不缺糧,
另一方面又說如果台灣沒有保護,農業早就倒了.
這不就矛盾了,叫美國人去種田,台灣又保護自己的農業,不讓人傾銷.
那美國人到底要不要種來賣?...(恕刪)


有一部2007 年的documentary叫King Corn 可以去找來看看,

現在美國農業也都是幾乎全部外包,如果政府不補助農夫都是賠錢的,

農夫收入主要靠政府補助款和休耕補助,政府靠這些手段來控制穀價!


北美無論怎麼種都比台灣便宜,台灣要不是保護可能現在全是外國米,

其實很多現在的市售米都有加入外國米降低成本!
我家
一台小山貓(賣了)+兩台小鐵羊+兩台穀物乾燥機(1台送人了)
+肩背式噴料機 乾溼各一 +一台手動噴霧機+秧苗生產線一條+秧苗箱N 個
+一間育苗場+不到一甲農地+110伏特&220伏特輸送帶N條+無法統計的設備


現況 倒店加休耕
除暴安良是我們作市民的責任,行善積德是我本人的興趣,扶老太太過馬路我每個星期都做一次,如果碰到國定假日的話,我還做兩、三次呢!
accv6p wrote:
我先前有在想放棄百萬...
台灣在50歲以下這輩,沒聽過幾個會耕種的,1~30這群,該算是一個都沒有了,再過20年
,若地球人口倍增,如去年發生的白米事件、各國開始限制糧食出口,那麼到時農業就是有
利可途、有命可活的產業
(恕刪)


我是不知道你是住哪裡,如果你有機會南部農業大鎮看看
就會發現你的觀點是有問題的

leeqwqwqw wrote:
台灣在經濟發展上的策略.
說好聽一點就是以農業支持工業.
說難聽一點就是犧牲農業.造就工業.
...(恕刪)

我很認同你說的
有些都市人會認為種田很好賺,還會說種田的都是田橋
其實那都是錯誤的

農夫是很辛苦的職業,也沒有賺頭
現在農藥、肥料漲價,還有工資加一加
有時都比作物收成賣出的錢還多

每次天災來時菜價飆漲時,總是會有人說菜價很貴
但是說的人都不會想一想菜價很貴的原因
只會一昧的說菜價很貴,不合理...等等

 
linsh09 wrote:
什麼自有機具 = =...(恕刪)


收多少錢?
颱風來的話又收多少錢?

要不要去問看看你奶奶,全部都委託人家作,也就是租給人家
一年的收入平均下來是不是可以過個好日子

Jim Rogers說看好農業前景, 不知道台灣有沒有份
偶爹在鹿港3.4分的田地種水稻
一年兩次收成 年收入約7萬
這還不含農藥肥料及人力成本
早些年稻子烘乾後還搬回家等價格上漲再賣出
偶們小一輩受不了這番折騰且未必遇到好價格
經過一番溝通(或許他老人家也累了)
目前直接賣割稻後的濕穀
省力多了
以前有漂鳥計劃

但是

問題 是 該如何提升產業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