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時也是覺得順其自然,所以日子就這麼晃晃過去,等到生殖的黃金時期過了,現在想生,還生不出來
版上很多人可能跟你說要考慮經濟,可是年齡跟身體狀況,才是應該考慮的,錢可以賺,賺不多可以省
可是年齡一旦過了,身體狀況一旦變差了,不管你花多少錢換也是換不回的
在不孕症門診看太多了,年紀比我大而想求子的人比比皆是
尤其是女人,年紀大了,生殖器官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像我,為了要給子宮營造一個適合生育的環境,已經進手術房5次了,從看不孕症門診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下個月終於可以開始準備懷孕了
但是在懷孕之前,還必須每天打黃體素,據說是要45~60天,快一點的也要30天,那表示,每天都要在屁股打一針,沒有耐性的,真的很容易放棄
你要想好,一旦錯過,要花的時間、金錢真的是很多很多的
養孩子的成本可高可低. 有人打從一出生就讓孩子穿金帶銀 , 上才藝班 , 有的孩子卻是打赤腳 , 撿著別人穿過的衣服. 但最後這些孩子都會長大 , 成就呢? 除了上一代是否留下動產與不動產外, 其實更多的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 更懂的上進 , 與珍惜生活中擁有的每一部份.
檢視你們家現在的狀況. 有一個部份可能要釐清. 就是加入養育孩子的成本後 , 原本的債務缺口或擴大嗎?
養育的成本 ,包括未來可能的保母費 , 或著是幼稚園費用. 或著是一人工作 , 能否cover過一家人的收支
如果過的去的話 ,那就趕快生. 未來的事, 漫長的很 , 人生的變動還更多. 但唯一能確認的 , 生孩子的機會就這麼些日子. 遲了...那天事業有成 , 或許這就成了一輩子的遺撼.
當然啦 , 或許有人會說 , 要是生了孩子 , 卻面臨更多經濟的問題 , 該怎麼辦. 那時, 問題就更簡單了. 扣除不必要的奢侈消費 , 只求溫飽的生活 , 日子未必會過的不快樂呀. 反而是不斷的在衡量生與不生跟經濟連動關系的這些人 , 才是最不快樂的一群.
當然 , 在心理調適的過程中 , 埋怨 , 後悔是一定常會發生的. 但回首小時後的歲月 , 少了許多奢侈浮華 , 大家不都這麼撐了過來. 或許 , 在不景氣的年代中 , 這更值得我們去好好的省思一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