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peegg wrote:可是暗殺他的人是為...(恕刪) 信長沒有信任光秀阿!那時候光秀才剛投降沒多久~後來信長去本能寺,想說看羽柴秀吉打毛利元就的戰況.身邊只有 森蘭丸幾個人.他又派光秀領軍去幫秀吉,誰知他突然折返.發生本能寺之變...
日本的四大家,源氏, 平氏, 藤原氏, 橘氏.所有有姓氏的武將不是源家就是平家.織田屬於平家, 而德川屬於源家.藤原氏則是天皇旁邊的文官,一條到九條則是藤原的分家.所以羽柴秀吉要當關白以前, 要找一個藤原家的人當養父,姓就改為藤原.
嗆辣魚 wrote:平氏支持天皇 源氏...(恕刪) 應該有聽過殺生關白這個名詞吧那只是那時代一個官位而已信長是為了停止日本國的內戰為了讓皇室能夠有權為了讓百姓不再受戰爭之苦所以收服其他家族並給與和平協議以天下安和為出發點算是偉大的政治家不像其他的軍閥只為了領土為了權力而戰家康不過是壽命長了些剛好在秀吉死後又托孤給他才讓他有機會家天下雖然說家康算是城府深厚忍耐的毅力夠但是後來統一天下後也能推行仁政也算是一代名主不過在這之前也做了一些不仁義的事比起信長正大光明的個性還差了一截
mmppeegg wrote:因為戰國無雙而開始對...不過他的幾百精兵打敗幾萬大軍是如何做到的呀?(恕刪) 真田幸村並沒有"打敗"幾萬大軍,我記得他是利用游擊戰的方式,加上天氣下著大雨(天時),好像是中山道?這我忘了該複習了,總之是森林(地利),絆住以德川秀忠為總大將的三萬大軍,當時他所帶領的是德川家的精銳武力,正要前往關原參戰。但也有一說是,德川家康故意的被拖延到,這樣關原之戰,不論勝負,他的兵力不減,反而盟友和敵人都減少,更鞏固他的地位。以上有錯,請指正,小弟只是喜歡瀏覽歷史,有些細節並沒有記得很清楚
dearjohn wrote:明智光秀本來是屬於朝...(恕刪) 改寫日本歷史可能也會影想到中國喔可惜歷史不能重新來過但是家臣對君主的忠誠可以在歷史上看出斑斑不過在那個時期中國儒家思想真的在這些軍閥頭子生命裡佔了不少地位也影響整個日本人的風氣有時候看中國跟日本兩國史越看是越搖頭呀哈哈
dearjohn wrote:織田秀吉拿著朝倉的頭顱來喝酒, 還叫明智光秀一起喝.之後一連串的事件, 造成明智的反叛. 恩~這樣我了解了. 遊戲的描繪跟史實不符, 有點加油添醋了小弟記得還有一位武田信玄也是受人景仰, 也有傳記. 信玄為了統一天下而"上京"(是這樣講的嗎?)能不能請問這樣的動作, 意義何在?
有獨眼龍之稱的伊達政宗可惜生不逢時,若能再早個幾十年就可以與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北條氏康來爭天下織田信長就真的很可惜了,當時他對西洋文化蠻能接受,對外來文化並沒有排斥本願寺還把織田信長當成頭號敵人,還給他冠上佛敵的稱號.......
上京有點是向天皇 (其實是朝廷) 要個名義上的官,有點脅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其實我比較喜歡用中國象棋, 日本將棋, 以及西洋棋來比喻,中國, 日本, 以及西洋人的想法.日本的將棋, 被吃掉以後可以當自己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