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rn wrote:而且這個方案的意義,是鼓勵民眾買車 意義是自己在講的但規則的細節才是決定政策的成敗因素訂不出好的規則和遊戲規則結果就像那個近貧方案一樣如果政府總是要急就章的推動不成熟政策那也就別怪人家要預先幫你找漏洞
胱痊滷香釋迦 wrote:還不如實際點,把中國的工廠移回來,免費租借土地10~20年。反正工業區的空地放著也是放著啊。...(恕刪) 工廠外移不光是因為土地租金這個因素而已,其他還有稅賦(台灣很多產品類別都早已取消退稅優惠了,跟中國根本價格上沒得拼),勞力成本(本國勞工真的很多不肯從事傳統產業,外籍勞工還規定要給他們到基本工資!?)還有原料成本(台灣很多壟斷性原料供應商,如中鋼,只顧自己賺大錢並不顧國內產業死活)若是沒有一個完整的配套方案的話,還是無法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台商回流的。
說實在,看到這種方案,真的會讓原本有心換車的人心又更冷了一半,雖然舊車已經超過十年,但不代表車就已經不行了,只要顧得不差的,車子車況都還有一定水準,如Camry賣也都還能賣個十萬左右。又何必為了這區區三萬而把車子報廢掉?說什麼怕富人藉此投機,有錢人一部車開10年以上的比例能有多少?會把車開10年捨不得換的基本上都不會是他們口中的有錢人吧,不太懂他們到底是在防堵有錢人還是防堵一般民眾?
廢車場對有牌舊車的收購價都不只五千了,消費者怎麼有辦法用五千塊買到舊車?還有,過戶費也要錢,驗車、保險、稅金,通通都要錢喔。如果真有人願意多花四、五十萬買新車,然後花時間、花精力鑽個一、兩萬的小漏洞,也由他去囉。
BrilliantWing wrote:若是沒有一個完整的配套方案的話,還是無法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台商回流的。 這些都需要立法院的配合!這些民生法案通常是最沒有利益或最有利益。政府還在混。看看韓國的積極度台灣差太多。我們就是看不出來政府的處理事情的積極程度。政策慌了、官員慌了、老闆慌了、民眾慌了這就是現在的局勢。恐慌已經開始蔓延。大老闆還在到處跑行程。
在台灣 生意做大真好賺錢就進自己口袋;虧錢就政府救助有興趣的去查一下那些車商還有營建業者在今年第三季以前的獲利狀況裕隆汽車 http://tw.stock.yahoo.com/d/s/company_2201.html鄉林建設 http://tw.stock.yahoo.com/d/s/company_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