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高中最早跟成功中學有關,
民國43年,政府因國家情勢,實施疏散政策,飭令當時過度集中於台北市之機關學校,盡量向郊區疏散,
當時成功中學配合國家政策,向桃園八德茄苳國小借用教室兩間,並於桃園縣招收初一與初二的學生各一班,
當時只有初中部,也就是現在的國中,初名省立成功中學桃園茄冬溪分部.
民國44年,遴選新校舍(現址),更名為台北市立五省中桃園聯合分部,此時始有高中部,與初中部同時招生.
民國48年4月1日,獨立設校,更名為台灣省立武陵中學,含國中部與高中部,因此本校校慶就定在4月1號愚人節.
同年,因遵照政府規定省辦高中,縣政府辦初中,
而初中部則另外牽址並預定命名為縣立武陵初級中學,後來教育廳考量用武陵校名頗有典故,
故向縣政府商借武陵當作高中部校名,於民國49年8月1日,高中部更名成立為台灣省立武陵高級中學,
而縣立武陵初級中學後來於民國49年正式定名為縣立文昌初中.
另外一件較特別的情況,各縣市第一志願通常跟當地地名有關,諸如嘉中,雄中,南中,彰中....但桃園卻是例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