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ric67 wrote:看電影為什麼要“扮仙...(恕刪) 樓主說的是廟口的露天電影大多是神聖聖誕或酬神所請來的所以電影撥放前要先扮仙先來個醉八仙再來跳加冠廟口電影最有印象的不是電影應該是小販吧~醬油烤魷魚~醃芭樂國中時候的少年A安啦.最有感覺
許不了系列大頭兵系列報告典獄長系列好小子系列桃太郎~都是國小時媽媽帶我去戲院看過的自己跟同學去看的報告班長忘記名字的青春校園片七匹狼還有一部"立體神兵"全國第一部要戴 3D 眼鏡看的電影雖然劇情很爛以前看電影之前放國歌還要站起來吧 (其實是近十年才取消的)想想約會去看電影還要立正 "看國歌" 還滿好笑的
沒錯啦以前廟口播的電影,前面都會有扮仙的片段常常也是一堆小孩子老早就到廟口佔位子記得小時候最常播的電影就是好小子系列和成龍系列而且同一天的下午也會演布袋戲,過程中會撒一元印幣和糖果讓大家撿,大家都搶的很兇都快忘了有這一段回憶了..
ncab wrote:過程中會撒一元印幣和糖果讓大家撿,大家都搶的很兇(恕刪) 這種活動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那個年代這是我零用錢的來源之一喔!(現在上網的年青人居多,有參與過“合法搶錢”的人可能不多,那個時代還常發生小朋友搶錢搶到兩眼怒目相向。)哈哈..我現在想起來了,小時候好像比較喜歡看“笑鬧劇”~就是像廖峻、澎澎之類的也很耍寶~~烏龍院也蠻好玩的~郝邵文系列那個年代很逗趣...
其實現在想想許不了的電影都很悲耶...還有朱延平的梗到現在還在用,更悲...譬如以前的流浪漢許不了+翹家富家子小彬彬,幾年前換成吳孟達+郝劭文,然後內容對話幾乎一樣...順便請問一下,以前有人看過一部香港恐怖片-猛鬼出籠嗎?(那個年代也被叫"國片")當初那部片我是租錄影帶來看的,一天只敢看10幾分鐘,看了一個禮拜才看完...每看一段就每晚作惡夢,有人也看過這部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