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 wrote:
我最喜歡用的舉例 -...(恕刪)
理論上是這樣講沒錯,其實類似你這種說法,我過去也講過
只是凡夫有幾個人能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境界?

事實上,學佛人自認見而不見.聞而不聞,會不會只是一種強忍.壓抑?
亦或者,其實只是轉化成一種傲慢.看不起對方的態度罷了?
比如心理想著,外境修為都不如我,這些人最終都要墮三途,所以看了.聽了又如何?我要成佛最高尚,根本沒把這些三途份子當一回事放在心上,所以用不著跟任何人浪費口水,看到.聽到別鳥他們就是了
你懂這意思嗎?
關於花 與 淤泥的部份
這有點像剛有人提到的大乘.小乘的修行方向,為眾生,還是先顧自己?
花也不見得要在淤泥中才長的成,小學生用水澆綠豆.放塊乾淨的白棉花,也能長出豆芽菜
當然我不否認在野外.淤泥中成長的植物會顯得比較強韌.好吃就是了
就像現代人喜歡吃有機蔬菜,我們附近鄰居還有人用傳統方式(澆自己拉出來的排洩物)在種花

只有清水的種子,或許不像在淤泥中成長的植物那樣強韌,但至少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我身材比較胖,只要有人保持運動習慣就絕對贏我

喔。
以前成績 ... 還過得去吧。讀書考試 ... 有偷懶取巧的辦法。

眾生常苦常沒常流轉於苦海中 ...
不對。這句講的確實是 ...
「我」的,貪.瞋.愚癡.傲慢.疑神疑鬼.固執己見.顛倒見.
使得「我」常沒常流轉於苦海中。
只要「我」率先的把我自己的這些拔除 ...
也就沒有苦 ... 了 ...
這樣好像比較趨向於 ... 聲聞、緣覺、辟支 ... 的思想 ... ?

菩薩本實無眾生可度。
為什麼?

苦全拔時,實無眾生。大概是這個意思 ...

法界的體性相用講過了。
用是緣起,還有眾生 ... 嗎?

一樣有眾生。然眾生不會再苦。
眾生不會再苦的主要原因,
是因為 ...
「我」率先的把我自己的 ... 貪.瞋.愚癡.傲慢.疑神疑鬼.固執己見.顛倒見 ... 拔除 ...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