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文天祥說…


Kuso尼酷 wrote:
我連是誰說的都快忘記了 大家記憶還真好啊

相信大家以前都是背書天才啊
整天就是在背 文言文 一堆古詩 詞曲 最後連有幾篇白話文都要背了
最後似乎會拿出來說的好像不多

子不語 怪 力 亂 神 恩 這句我最熟~~~


呃..我還以為應該比較好記得是
子曰『食色性也』

舞影大還真厲害...還記得那麼多...
你講的我都忘光了..

我比較有印象..可能還背的出來比較長的是
木蘭詩的前半段 跟 陋室銘...
呃...原來大家都是一路背上來的...

不知道現在只打注音文的那些學生還背不背書

老了...背的都忘光了
我其實一點都不厲害,因為我才大二而已,脫離高中並不久~
而且我是一度想要念中文系的傢伙。

--
想想還好沒念,我背書都背不全,又討厭背解釋(我從小就是呈現"我能體會那意境,但是沒辦法寫出來"的狀況),文章也寫不好。
後來想想,我會喜歡國文其實是因為我喜歡歷史故事吧
基督徒的喜樂
舞影 wrote:

其實他說的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有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謂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藍色部份才是我自己背出來的)

那"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從哪出來的呢?!

千萬不要說是正氣歌喔(常常被搞混),
正氣歌是: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後面忘記了)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的過零丁洋詩~
(我會背全這首喔^+^V)
--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狂愛下面那四句的^^

嗯...小小修正一下
這是南宋丞相文天祥的絕命辭:「孔曰成仁,孟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中過狀元,所以詩文詞句會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分明。前面一句用了"曰",後面就對"云"
,"唯有"是現在的白話文用詞,"惟"是古字。所"學"何事?是自問句,"所謂"則是鋪陳直述的用詞,而且平仄跟前句不合。
如果沒記錯,文天祥絕命辭在國中三年級的課本裡面就可以找到。另外,他沒有"說過",那"絕命辭"是他死後在衣帶裡發現的。文天祥行刑前只是「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小小的文天祥,在他八歲的心靈中,就立志做大丈夫,要效法古代英烈,死後仍能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懷念。

二十一歲時,參加殿試,慷慨直言,對宋朝內外形式瞭如指掌的他,大膽抨擊了當時政治、軍事、民生的弊病,並提出革新的抱負和主張。但奸臣當道的政治,豈容得下文天祥此等正義之士?在朝中,他一再受到罷官、貶謫的處分,理想抱負根本無從發揮。

當蒙古人大舉攻宋,朝中文武大臣紛紛潛逃時,文天祥臨危受命,一肩扛起國家的生死存亡。文天祥率兵與元軍周旋,所到之處,人民得知是文天祥領兵,紛紛加入。這一支義勇軍收復了大片國土,但最後在廣東力戰失敗被俘。被俘之時,文天祥服毒、絕食均未死,囚禁生活於焉展開。

在押解途中,元將張弘範不斷勸降,在押解經過零丁洋時,文天祥寫下『過零丁洋』一詩表明心跡。那句氣勢磅礡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響了後世千千萬萬成仁取義的英烈們,至今仍撼動人心。文天祥是真英雄。

元世祖忽必烈知道文天祥是頂尖人物,於是極力勸降,而文天祥只是用一首一首正氣凜然的詩歌和一身傲骨來回答忽必烈。

於是忽必烈以宋朝的遺臣降將來勸降,以文天祥的妻女來作為勸降的籌碼,以生死來威脅文天祥,以財富權勢來利誘他。而文天祥只道:『亡國之人,要殺便殺。』外在的種種誘因,絲毫撼動不了文天祥的堅持,即使想到妻女,他的心中在流淚,在滴血,他的選擇依然不變。

長期被囚禁在陰暗潮濕的土室裡,一身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全然不懼,並在獄中寫下了千古絕唱『正氣歌』。他熱情謳歌前朝英雄,作為浩然正氣的代表和化身,這些都是文天祥夢寐以求的典型。在這惡劣的囚禁環境裡,文天祥殉國的心志亦不曾稍變,連獄卒也大受感動,他們常請文天祥講述古代忠義之士的事蹟。文天祥的精神力量,使得他的聲音和詩句,遍飛燕京,他的節操,深植人們心中。與元世祖三年的拉鋸戰中,勝利者是文天祥,而不是忽必烈。

至元十九年,文天祥意氣揚揚自若地被押赴刑場。臨刑前,從容不迫地問明了方位,向著南方故國和苦難的百姓恭敬地行了跪拜之禮,說:『臣報國至此矣!』然後引頸就戮,從容赴義。燕人見者聞者無不流涕。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文天祥身體力行了聖賢書的教誨。死後,忽必烈稱讚他是『真男子!』這樣的人,連敵人都尊敬他。

從容就義的文天祥為自己的生命寫下了最完美壯麗的句點。同樣是生命,有人輕忽地過,恣意揮霍;有人卻用生命影響當代,甚至影響後世千百代圓顱方趾的人。生命總有盡時,有人因一時意氣用事自殺;有人卻在死前做最精彩動人的演出,然後從容告別人生舞台,用他永恆的愛包裹他一生所鍾愛的土地與人民,留下最美的典範永存人們心中。同樣讀聖賢書,有人成為厚顏無恥的衣冠禽獸:有人卻將聖賢的話語鐫刻在心靈中,然後用生命去實踐之。

我不知道還有什麼選擇比文天祥的抉擇更壯更美。也許有人認為文天祥不夠聰明,不會順勢而行,但他其實是最聰明的,因他選擇了那上好的福份。因他知道『今生不比永恆長』,享今生之安樂比不上成為後世千百代的典範。生也有涯,但文天祥對後世的影響卻是無窮無盡的。(在台灣,只要是進過學校的,誰不曉得文天祥?)

若有人重寫正氣歌,文天祥當是其中排名第一的英烈。


=======================================
轉貼http://www.fhl.net/main/types/types28.html
作者 ∕李香瑩
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 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賞報呢?
我果然都只背個差不多阿~
文學造詣不夠,沒法像DW大一樣,從以前就覺得DW大很厲害喔~
以後小天使一定也會盡得真傳的;)
基督徒的喜樂

舞影 wrote:
我果然都只背個差不多阿~
文學造詣不夠,沒法像DW大一樣,從以前就覺得DW大很厲害喔~
以後小天使一定也會盡得真傳的;)

過獎了,我從來也沒有覺得我有什麼文學造詣,我只是對歷史及中文有興趣罷了,喜歡看、喜歡念,久而久之就記住了,也不用特別去背頌,自然就記住了。如果是要考試而唸的書,考完就忘了。我倒是很欣賞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裡面寫的"讀書不求甚解"的意境。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舞影 wrote:
尋找到一參考網址~
http://163.26.9.12/noise/hcjh-ca/5-07.htm

發現這一課從頭到尾沒有講到天降.........

--
可能是因為大家都覺得文天祥很苦吧?!所以覺得他已經受盡折磨,認為這一切都是他自我勉勵的話^^"
(文人中~除文天祥外,另一苦者應該算是方孝儒吧?!就他被誅十族@@)




被誅十族..還好吧
更慘的是...他被處以"腰斬"極刑對待 ....
超慘忍的~~~~~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 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 沛乎塞蒼暝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闢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我只會背第一段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