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企業本來就不是來賺錢的,你看中油跟台塑化長年都是前者虧損後者營利但是前者的年終跟薪水都從來沒有減過,反正虧損都是從民眾手裡搶錢去補,根本沒有甚麼問題只要國民沒死光要弄錢對他們來說很容易這些都是政客選舉的時候可以安插人事的單位,不然你以為他們再選甚麼?
777小傑 wrote:小弟想問問大家,如果...(恕刪) 原來評量項目只有一個,有沒有賺錢如果員工甲去承接了一個公司本來評估會虧損一億元的案子,但公司為了市占率逼退競爭同業而削價承接,在員工甲的努力下,案子結算只虧600萬元,那麼員工甲不值得考績甲等嗎?他可是替公司賺回來9400萬元喔如果員工乙也承接另一個案子,這個案子公司評估可以賺到6000萬元,在員工乙的努力下,案子結算只賺1200萬元,那麼員工乙應該得到考績甲等嗎?他可是替公司少賺了4800萬元,算是ok嗎?正常情況下還得去評估細算,員工乙少賺的責任是該歸屬於哪方面,是大環境因素?或是操作不當?或是有人為疏忽?甚至是有人謀不臟的舞弊?
saber768 wrote:你看中油跟台塑化長年都是前者虧損後者營利 經濟上需要一個國營油品公司來控制油價,台塑的油價也只能跟著中油走.不然就像國際原油高漲的那年頭,中油持續凍漲,台塑就不玩了,但是國人還是加得到低價油.許多事情不能單從帳上營利與否來看,電信,水力,交通,能源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