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商家找不到員工的時代即將來臨,台灣依舊逃不掉日本經驗

maxboss wrote:
台灣會比日本還慘崩的...(恕刪)


現實不是這樣
日本過去20年顯示的是排外和外勞門檻太高(最近幾年才改善)
台灣本身並不太排外
且台灣現階段遇到我上面說的那些
而日本20年前並沒有這麼差的國際趨勢狀況

台灣會遇到的是結構性失業
製造業工作20年的勞動力很難承接新時代的工作
不論日本還是韓國等實際狀況都顯示
更老的人去做基本的服務業(這跟社會福利減少有關)

台灣工作環境差的那是肯定缺的
工地工作辛苦
不靠外來便宜的勞動力不可能台灣人滿足
但薪資不高的基本服務業
台灣會有丟掉工作的製造業來彌補一些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pecware

或許. 二十年後的經濟情況沒人能說得準, 我當然也只是推論,而且是往較好的出路推理.莫非還有其它更現實樂觀的情況? 再說, 我們正走在拐點上, 現有的數據可能還反映不出趨勢的嚴峻性. 凡事總有頭一回.

2023-12-17 12:02
economic

推論要有邏輯阿,不然我寫那幾點幹嘛

2023-12-17 13:55
現在的就業資訊發達,行業及就業環境也多元化,台灣人還在用幾十年前那一套經營方式去聘人已經行不通。
日本為什麼現在都在鼓勵高齡者就業?日本的經濟自從泡沫化之後到現在都沒有起色,通膨加上日圓貶值已經讓老年人無法靠年金過活,老年人不得不出來工作謀生,所以日本政府就開始鼓勵高齡者出來就業來補足商家的人力缺口。
但是平心而論,不管是日本還是台灣,現在這些老年人都是早期的年代從10幾歲就開始出來就業的勞工,就算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強制退休領到退休金及年金,這些錢在現在的經濟環境已經無法生活下去時,都已經70歲了還是得出來謀生繼續工作到死,這實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卻被政府把高齡就業美化成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seatree wrote:
現在的就業資訊發達,...(恕刪)


角度問題
不是日本經濟差
而是日本政府的財政太差了
日本政府在日本經濟差的時期做了非常多花大錢但低校刺激經濟的措施
把日本政府的財政搞太差了
那稅收的分配上大多都拿去還債+利息了
能分給社會福利的就相對變少了

台灣也一樣
能分給老年社會福利的在排擠下不會多
那延後退休基本就跑不掉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台灣從辛苦耕耘的世代(戰後嬰兒潮),到經濟起飛,已經到了第三、四代,現在家庭的小孩,不少在30多歲就拿到贈與,當曾、祖、父輩賺下來的資產沒花完之前,這些人是爽爽過,何必再工作!

還有一點拜台灣司法無力之故,不少年紀輕輕20出頭,就走偏門賺快錢,販毒、詐騙、地下博弈、新興當鋪...一般上班族的月薪他們是看不在眼裡的,當然正常行業缺工。

前陣子住家的巷子口,新開了一家當鋪,裡面大多是年輕人,雖然穿西裝、開雙B,但不少看起來是8+9樣!


有一解方:政府嚴打嚴懲偏門行業,沒得賺年輕人自然會回來正常行業,就不缺工了。
66JOE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3-12-17 17:34
一些婚宴會館
已經有不少外籍員工了
一來部份台灣人眼高手低
不屑做低薪行業
一來少子化
惡性循環下
未來情況恐怕不甚樂觀
台灣面對的是比日韓等周邊國家更嚴峻
因老化速度比他們還快很多
這還不是藍綠跟財團搞出來的
修法都是對資方有利,長期忽視基層勞工的權益低薪血汗職場長年積累
到現在連年調升基本工資也沒改善,反而加速貧窮化,物價漲幅遠遠高於工資收入
日後也只會更嚴重,這只是惡性循環的結果罷了
saber768 wrote:
台灣面對的是比日韓等周邊國家更嚴峻
因老化速度比他們還快很多
這還不是藍綠跟財團搞出來的


不好意思,這主要是民進黨的鍋,別各打五十大板,

老化速度快主要是2000年開始,

陳水扁執政八年,出生人口大跌三分之一,
蔡英文執政七年多,出生人口大跌三成,

反倒是馬英九執政八年,出生人口還小幅上漲5%,
saber768

馬政府的22K政策定錨效應,低薪化貽禍到現在,別跟我瞎扯這是民進黨幹的,藍綠一連串的錯誤政策積累出眾多病根

2023-12-17 21:47
美股廖添丁

關藍綠屁事。台灣人的水平反應在經濟水平。這叫物競天擇。

2023-12-18 9:22
saber768 wrote:
到現在連年調升基本工資也沒改善,反而加速貧窮化,物價漲幅遠遠高於工資收入


其實基本工資是這個政府用來騙人的
對於上班族來說,每個人都知道那是假議題
因為那只對於最低薪資與打工族有差

直接影響牽動的是餐飲零售業的售價


真正的問題是底薪
越往南的企業越喜歡壓低勞工底薪
因為三節、加班通通都是用底薪去算
你每月不到基本工資就叫你拼命加班
加班費太多就限制你加班
所以才會出現大企業越賺越多錢,勞工有般可加拼命加班,可是領到的錢越與企業獲利不成比例

這個政府這些年來做的都是表面
其實都不敢真的去動根本問題



還有每次說到物價
韓國早早實施民生物資免關稅
台灣都只會滾動是調整

每次說到相關話題
就會有一堆某顏色的出來護航說全世界都在漲之類,然後罵中國
實際上很多人都真正問題是美國狂印鈔票
也知道這幾年台灣靠著中國不景氣
壓低了很多商品的進貨價格,台灣物價才沒有持續飆漲
但很多人卻被媒體風向帶著走


這幾年來五金百貨玩具這些商品其實漲幅很有限
因為對中貿易時都殺到甜甜價才進口
這幾年真正的問題在於食品餐飲漲幅
別的不說,光是營養口糧就可以知道這幾年漲了多少
maxboss wrote:
其實基本工資是這個政...(恕刪)


你這論述邏輯太混亂了

整體勞動力或針對性勞動力市場薪資是看供需關係的
某一勞動力市場缺人還能低薪聘請到人?

基本工資邏輯是最底限人員的生活水準
但這跟地區有關(物價)
在大台北領基本工資拿當地物價來衡量生活品質不會太好
但在南部地區可能不是這樣
至於與物價的關係
領最低的年年上調當然屬於追得上的
真正影響的是本來領比基本高的那群人
5年前就月薪3萬到現在可能只有調到月薪3.1萬
這些人的實質購買力是下降的
也就是M化的現象嚴重
不少本來所謂的中產階級往下掉

南部的薪資狀況其實也不是以前那種刻板印象了
10年前的確資方隨便找都找得到勞動力
現在也沒那樣好找了
也不少比例找二次就業或年長就業的
與資方的利潤關係也不是勞動力薪資該負責的
企業獲利與競爭力才是最大的相關
有超額利潤基本邏輯會有競爭者進來競爭(除非有特殊門檻)
市場機制在大多數時間是存在的
門檻低又好賺而沒有新的競爭者這種事不符合基本邏輯

勞動力市場薪資在台灣比較麻煩的是結構性失業
在本來的行業從事20年後如果失業
極大機率變成只能從事基本不需要太多技能的服務業
這工作強度不低且薪資不高
政策上通常用在職教育來改善
但事實上能因此轉換到薪資比較好的工作的比例實際上並不高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POOH1205

台灣偏門經濟百花齊放,頗有後期英屬香港的味道,年輕人往那裏去了,一般正當行業當然缺人,政府應該也知道,但卻無作為

2023-12-17 17:56
economic

錢財來得快大多去也快,人都會老,到老還有點錢的人比例不高,要生活還是得去做基本工作

2023-12-17 21:26
濫叫比雞腿

日本有1堆全球知名大企業。台灣只有路邊攤式家庭中小企業。唯1台機店被捧上天。(還不是品牌商)

低薪高房價少子化。並非現在開始。已經30年啦。(九零年代初期就開始)。


不是早就該習慣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