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師母親趙良玉老師說:雖然明曉淨土宗的理論,了解緣起性空的真理,但慚愧的是念佛未證三昧,仍是紙上談兵,往生淨土不能自主。又值我“人生七十古來稀”之際,吾兒定弘法師來函六頁謂《生日祝勸文》,勸我“業海猛回頭”,“一門深入去,誓欲出娑婆!”。因此我痛下決心,從2014年元旦起,閉關止語靜修三年,謝絕一切來訪,謝絕參加一切活動,停用手機,潛心念佛。學習夏蓮居大士晚年“三年不下樓”的精神,“從此發慚愧,更作鈍功夫”,“放下舊活計,閉門學齋公”,“欲得八風吹不動,須從一句定綱宗”。學生決心以證得念佛三昧,自在往生極樂世界,回報師父上人二十多年教誨深恩,回報父母、眾生和三寶之深恩!
淨西 wrote:
五蘊皆空是否就是無我的境界? 達到無我的境界是否表示不再生死輪迴? 是否就是所謂的滅盡定?
1. 滅盡定 主要是 阿羅漢-解脫道, 八地菩薩以上..超越阿羅漢地.超越辟支佛地..菩薩...也有
2. 無生法忍菩薩 得法身, 可以化生。算是不用再生死輪迴, 不過為了眾生, 也可能入娑婆世界, 不然就是一佛國過一佛國的化生。
3. 五蘊皆空是否就是無我的境界, 算是。
心經..屬於 最早的般若經系統, 觀 自性空(當體即空), 一切法都是自性空, 不是永恆不變, 包含[心](三心不可得), 觀世間即是涅槃, 涅槃也是空.不可得。
....所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修無相法。菩薩道主修 六波羅蜜。
而 解脫道(阿羅漢)...是修37道品-四聖諦(苦集滅道), 想離開世間的苦, 求涅槃樂。
...兩種心態不同, 著有所得的心, 即使你是修菩薩道, 最後也是墮入解脫道, 敗壞菩薩道。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