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的年代,什麼最保值? 房地產? 黃金?還是古董文物?這東西炒作的好的話可是能賺很多錢的舉例說明:讓故宮到全世界各大城市興建超小型故宮,每個月換個兩百件不同朝代的文物給那些外國人看,收收參觀費,賣賣故宮文創商品或是仿品,推廣文化出口,順便賣雞排跟珍珠奶茶當然能出國展覽的都不是什麼貴重文物,真正的好東西叫他們來台北故宮朝聖把我們台灣這個小島炒作成文化大國
......... 故宮人為損害文物並非史無前例舉例來說,2007年馮明珠還是故宮圖書文獻處處長時,曾經回答媒體,關於故宮珍貴文物《滿文原檔》當中的「女屍圖」在1969年因為管理不當遺失的經過,當時是因送外包廠商拍攝時造成,現在只剩複製版本代替。馮前院長明明知曉此事,這次怎麼會健忘表示:「故宮文物人為損害史無前例」?另查閱國史館公文資料《嚴家淦總統文物》,可發現1980年7月,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就曾經陳報故宮博物院「不幸發生三次」瓷器破損事件。.............在馬政府執政,故宮至少也有三件文物發生破損情事,分別是「成化款白地彩花瓷盃」、「玉石盆飾栽景」、「清乾隆剔紅雲龍紋碗」,這三件文物皆在馮明珠院長任內報修,受損當時並未對外揭露原因,雖無法得知是否是人為疏失,但是「玉石盆飾栽景」受損原因是:「受外力擠壓已嚴重扭曲變形或斷裂」,這一點就讓人起疑竇是管理不佳。...........毀損文物並非「國寶」?戳破馮明珠史無前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