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年紀大了到科大進修,私立科大的情況知道一點,系上最高只有副教授,當時剛好快到少子化的起點,就看到把守系上窄門用鼻子看人的土皇帝,隨著時間,一批一批的變成了招不到學生,被辭退的無業者,留下來的都是肯放下身段的人,社會地位從擠大學窄門時的俯視眾人,變成了要靠招生保飯碗普通教師。
社會地位是別人給予他們的尊敬,否則國立大學教授也是一般人,可以當作是高級一點的自由公務員。在台灣,還是醫師的社會地位會高一點,因為醫師沒有什麼可以替代的。年輕教授通常會心態好一點,但台灣的學術環境就這樣,一切以發表PAPER期刊為主軸作為升遷。以為我接觸過的經驗分享,年輕教授和年紀大的資深教授會比較沒有有色眼光,平靜對話,就是對等溝通的感覺。反而是中壯年教授(升等成功後鐵飯碗)這一群會比較多人有點以為自己有某種程度之社會地位,說話會比較不客氣一點且常常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且心態可以和很多國營事業資深人員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