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早期的教育制度真的有比現在公平嗎?

雖然樓主都說 家境清寒 怎樣怎樣 如何如何

事實上,真的有心要讀,管道都是有的。

例如軍校,就「我」所知,還滿多 家境清寒 都有讀的。

例如空專,就「我」所知,還滿多 高職 畢業後,有上班有工作也可以讀。

例如空大,就「我」所知,雖然怎麼看都要 6 年,還有人讀 2 個學位 ( 12 年 ) 的 @@

例如,公費留學,等。

更不用講那個時代其實還滿風行 插班考 的

不讀,只有一個理由【「我」不讀了】而已

真的要讀,真的有心,管道都是有的。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雖然樓主都說 家境清(恕刪)

不過每個人因際遇不同,難度也不同
例如有長輩家中因為中男輕女,所以只讓女兒讀完義務教育就去工作
然後讓大兒子讀到大學

對只有國小畢業或國中畢業的人來說,受高等教育的難度更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問題:
1.插大的前題是要有專科學歷才行,國高中學歷是沒這機會的
2.空大、空專學歷和一般大專學歷相較,待遇在業界有差別?
3.軍校是一條路,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或每個家庭都同意,特別是女性
4.當初資訊不如今天發達,如何升學常依靠老師及父母的指示,能否升學常看父母的意願
例如有些父母規定只能讀公立大專且不供應重考,而剛好自己只考上私立大專,這時就會失去升學機會
只能看著其他成績與自己相當或較差但家境好的人有大專可以升學
hmzanny wrote:
不過每個人因際遇不同,難度也不同
例如有長輩家中因為中男輕女,所以只讓女兒讀完義務教育就去工作
然後讓大兒子讀到大學

對只有國小畢業或國中畢業的人來說,受高等教育的難度更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問題:
1.插大的前題是要有專科學歷才行,國高中學歷是沒這機會的
2.空大、空專學歷和一般大專學歷相較,待遇在業界有差別?
3.軍校是一條路,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或每個家庭都同意,特別是女性
4.當初資訊不如今天發達,如何升學常依靠老師及父母的指示,能否升學常看父母的意願
例如有些父母規定只能讀公立大專且不供應重考,而剛好自己只考上私立大專,這時就會失去升學機會
只能看著其他成績與自己相當或較差但家境好的人有大專可以升學

問題在於,廣設 二專、三專 的時候
這些列舉出來的難度,會不會消失?
答案是,不會消失,結案。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不怕是騙人的

當高中職畢業生讀書能力好的,考進二、三專畢業後,進入人力市場還不是專科畢業和後段五專生畢業有啥區別?

2022-02-23 14:17
hmzanny
hmzanny 樓主

其實沒差,但是沒考上二、三專的話處境就會比較差

2022-02-23 16:39
大學太多了, 我覺得可以學對岸搞分級像什麼「985」、「211」的, 然後把升學率控制在七成以下, 其他的還是去工作, 別浪費自己的青春及父母的血汗錢, 說不定還能弄出什麼事業來!!
cman4434 wrote:
大學太多了, 我覺得(恕刪)

對岸現在是這樣:
他們通稱大專生(等於台灣的三專生和五專生)及本科生(學士生)為大學生
國中畢業後大約會有一半的人去一半高中,剩下的人進入中等職業教育(職高、中專,類似台灣的高職)
還有些人進五年制大專(含技職體系和師範體系)
大陸高考錄取率目前是80%,也就是高中生有80%能上大學,其中一半是本科(學士班),另一半是大專(三專)
至於讀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拜教育市場化所賜,只要家境允許,都能申請到大專讀(有錢都能讀)
只是成績較差的人只能讀一些後段的民辦大專(私立專科學校)

結論,現在大陸的大學錄取率很高,有錢基本上都能讀,成績的差別凸顯在能否上重點大學?能否考進本科?能否在公辦學校就讀?
後段民辦大專的素質和台灣的後段大專生無明顯區別
家境不好....除非成績很好,否則就讀高職了
連五專都不會考慮
因為高職就一堆實用科系
汽修冷凍....畢業後就直接可以找工作
做一兩年學徒...就當兵....當完兵....再去工作,當半師
能存到錢就開店
存不了就當師傅

中等的...像我....
就不會想要考大學,我沒考高中聯考
直接去讀五專...電子科.畢業後工作
班上有不少人去考插班大學

在那年代...有意願讀書的...
在那競爭下..有能力就能考上
重考不上..過幾年就去工作了
現在...隨便都能讀大學
然後?學歷貶值
一堆末段大學的...放到以前,應該只是讀高職的料
學個技術..25歲就有份工作
把這堆人丟去讀大學....比不上前段班的
技術也沒學好....
25歲畢業...能做啥?
hmzanny
hmzanny 樓主

專科算高等教育了,即便是今天不論是就業的機會及待遇都高於只有高中學歷的人一大截

2022-02-23 9:43
hmzanny wrote:
說到這我開始好奇,在那個時期,為何政府推廣增設的是五專,而非高中職畢業後讀二、三專的升學途徑呢?

簡單的來說當時的年代台灣的產業以及工業升級,技職教育需要培育比較專精的人才,以學校的經營以及教學來說,設五專比只設二專、三專合理。
高中生去唸三專只比大學少唸一年卻沒有大學學歷,二技學校非常少升學的難度很高,要取得大學學歷很困難,後來因為各種因素三專就廢除了。
廣開五專之後很多專校也開設部分科系的二專招生,高職升二專的人數就越來越多。
以學生的程度來講,也不用特別去批評後段的五專生。以前的年代台北工專不少學生的成績可是能考上前段公立高中的水準,畢業後的表現及能力也比一堆唸公立高中再升大學的強,哪有什麼升學制度是完全公平的,就是看怎麼選擇而已。
至於為什麼成績好的人就一定得要升學拿到高學歷,不能只唸高中職再去就業就好,這又是一個很奇怪的社會現象,以前我同學不想升學就受到過這樣的壓力。
現在每個高中職生畢業都有大學唸,大學學歷就跟義務教育差不多了,連程度差的人只要繳得起學費也能唸到大學畢業,跟程度好的人是同一個學歷水準,這樣的教育制度才是不公平。
學費漲的更大更多..................
文獻?
在講民國52年到民國61年的期間專科學校暴漲64所.....
對長輩(民國40年到54年期間出生的長輩)......
請問去比較這種民國40~60年的制度有任何比較意義嗎?
你乾脆拿以前的科舉制度來比好了

大家在說現在教育制度比以前爛通常是在說聯考制度,不是在比以前專科如何如何?

以前經濟比教差的確有窮人的好苗子念不起書,你硬要扯成不愛念書的人可以去念專科反而拿到高學歷?這是甚麼神邏輯?難道現在就沒有富人子弟不愛念書隨便到外國混個洋文憑的戲碼嗎?

說專科浮濫,後來這一堆專科紛紛改制為大學,難道變成一堆大學就不浮濫嗎?

說"經濟好的人可以去念專科" ,有活過那時代的人都知道以前大學真的很難考,不是像現在躺著考都可以有學校念。所以許多成績沒那麼優秀的人(不代表就是不愛念書的有錢人孩子)只能去念專科,不要一直扯有錢人沒錢人的問題。
以前的台北工專、民志工專不會輸給私立大學,一堆人甚至放棄大學跑去念。在那個經濟起飛的年代,專科很屌你不知道而已。
hmzanny wrote:
中研院文獻
許多人說以前的升學制度比較公平
然而在查詢中研院的文獻及對長輩們的訪談後發現情況似乎有些不一樣

具文獻記載,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環,民國52年到民國61年的期間專科學校暴漲64所
其中公立僅12所,進而導致專科學校設校浮濫以及師資設備水準不夠的問題
而其中開設的又是以五專為主

對長輩(民國40年到54年期間出生的長輩)進行訪談發現
早期許多人經濟不好,以至於即便讀書能力不錯,也無法升學,甚至只能讀完義務教育而已
反觀拜專科學校爆炸式增長所賜,家境較好的學生,即便成績僅有中段程度(在一些長輩眼裡是後段)
仍舊有後段私立專科(一般是五專)可以念
產生了有讀書能力的學生只能讀到中等教育甚至義務教育,而讀書能力普普的學生卻能升讀到高等教育!
這種現象似乎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
對於成績較差但是能考入私立專科,卻因為家境不能讀的學生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反觀今日的制度雖有諸多缺點,但至少多數家庭都能確保子女有大學讀
現在因為家境問題必須放棄受高等教育的情況已經大幅減少了


另一方面早期考取二專難度相對較高,三專也是
而五專生,特別是後段的五專生,國中畢業就可以確保能拿到專科學歷
對於那些拼命考二專的高職生,以及考三專的高中生而言,是不是會感到不公平呢?
畢竟在那個時期,高中生及高職生經過一番努力,別說是大學,連三、二專都不一定能成功考上了
而一些程度中段但家境較好的人卻能進到一些後段五專受高等教育
這樣的體制算公平嗎?

說到這我開始好奇,在那個時期,為何政府推廣增設的是五專,而非高中職畢業後讀二、三專的升學途徑呢?

似是而非,這樣的研究大概高中生就做的出來了,悲劇~~~
研究必須把目的與解決方法列出來
紅字那段是這篇文章的重心?研究是以這樣的角度去看?
如果都如你所說,那考上學校的學生清寒補助就不用辦了,甚至免學雜費的優惠措施也不用玩了
這篇研究的角度是甚麼?公平?
還是旨在為"多金入學"的....說錯,是多"元"入學方案抬轎
好險我還有能力送我一對兒女去補特殊才藝,將來多元一下也還OK

那些清寒的優等生,過去面臨沒錢上學的問題,現在也還是一樣面臨沒錢上學的問題
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只是癡人說夢吧~~~~~
不要笑死人了,以為這裡是三流知識分子就可以唬弄的地方
搞清楚你現在在哪個論壇好嗎

過去念不好書的紈褲子弟,只能唸多金的私大
現在唸不好書的紈褲子弟,已經能用多金念國立大學了
這就是教育最大的悲劇~~~
道法自然心

[拇指向上][100分]

2022-02-23 10:09
hmzanny
hmzanny 樓主

不過在實務上,現在多數的家長比較願意讓子女受高等教育,那怕只考得上後段私立學校,以前的許多家長若不是不願意繼續供應子女往上讀,就是只全力栽培其中一個子女

2022-02-23 10:42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