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非政治 談音樂 音樂別亂放

wanlife wrote:
希望大家用音樂的時候多查一下後面的故事就不會鬧笑話了

一般人都不懂->我就是
所以基本上不算鬧笑話
因為笑的人很少
wanlife wrote:
馬總統的就職煙火配合...(恕刪)

說到音樂
之前參加婚禮
竟然有餐廳放梁祝.....
實在是....
tantan22300 wrote:
真的是 謝謝 我也學...(恕刪)

不知道艾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如何??
有啥典故不知道
不過在幾年前台灣棒球拿到奧運參賽權(高志綱打再見安打那次)
我記得頒獎是用這音樂的
wanlife wrote:
另有帝制(君主立憲的民主)---->打敗獨裁者的含意...(恕刪)

我一開始聽也想到了這個...(點頭)
不過..
在01這裡還是講音樂就好XD..(消失的帳號?)
應該是V怪客裡面
起義成功的爆炸場面聯想到煙火施放時搭配
因為電影Take的角度漫不錯的~~
從純欣賞的角度探討就好了
伴奏的樂團應該是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吧,我記得沒錯的話

多年以前當兵時,參與了與高雄市交聯合演出,最後的曲子就是1812 ,這首曲子
旋律易懂又好聽,由其是最後的大砲砲聲也是曲的一部份,搭配著樂章,真的是很振奮人心
很多發燒友喜歡比較各種演出版本, 就是因為各版的大砲用的不同, 很考驗器材,也很好聽
記得多年前那場露天演出,在高雄文化中心廣場 ,現場也是施放煙火,感覺上這首曲子跟煙火
就是絕配,

沒想到這次高市交還是把這首拿來配煙火,對他們來講這是口袋曲目,熟稔又討喜,
我個人認為應該就是這樣才選的吧,

快樂頌與英雄,都是貝多芬寫的,先不說寫曲背後的涵意,但要持續一個大音壓盛大的音效場面
的樂句,可能效果與1812 序曲那種樂章裡面早已寫入大砲的樂句安排 ,有點不同吧

說個提外話,既然樓主熟知1812這首曲子,有沒有聽過"1712" 哈哈哈

wanlife wrote:
馬總統的就職煙火配合...(恕刪)


剛剛看到您打了一行君主立憲的民主俄羅斯
嗯。。。
不好意思
那個年代的俄羅斯
強調的是葉卡捷琳納女皇所楬櫫的開明專制
開明沒有 到是專制的很
俄羅斯真正的民主一直要到20世紀初期才短暫的出現一點點
基本上
俄羅斯人還不習慣民主
還是習慣強人
不然也不會普丁幹了八年之後
又讓他繼續幹總理。。
有個網友回文倒是蠻中肯的....
放煙火其實 1812 是很搭的....
反正不是就職典禮的音樂, 應該就不用想那麼多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算了啦~好聽就好...

要不然一天到晚都只能聽韓德爾的皇家煙火...
超膩的~
怎麼說呢?這個真的是樂壇的憾事...
也可以說是幕僚的不夠貼心。
這種場合應該是要「訂製」一首曲子,不是嗎?

我曾經幫好友特別譜寫婚禮的歌曲...意義不同...聽起來格外窩心的咧!
我用600D寫日記
馬先生己經用了法國國歌了啦......

1812序曲本來就是柴可夫斯基獻給沙皇的曲子.........

序曲的開頭部分.....就是法國國歌的基調.......

獻給皇帝的曲子用在就職.........

是在說.....想學拿破侖?總統選完就直接稱帝?

這點給人的觀感就不太好.....政府的能人那麼多,選曲應該要小心一點...

這首曲子....

唯一的好處是....煙火也溶入曲子.......統一感很夠....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