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esteakxboxone wrote:小時侯沒慈濟就有商人發明伸縮塊,但是因為不是容易卡住,就是內管空心,被人檢舉説內藏垢!後來大家國小還是帶筷盒!拿實心筷! 那時候有旋轉鎖入的筷子嗎?????感覺技術不難就跟鎖螺絲一樣至少長度比實心筷短(一半)更容易攜帶
eddie E wrote:最近因為疫情問題,餐(恕刪) 感覺很像電動車跟汽油車的對比雖然很環保的感覺但製作過程呢?日後丟棄的時候呢?材料來源呢?就好像太陽能發電板的議題~金屬資源跟竹子資源到底哪個重呢?這次肺炎死很多人,地球得到一次短暫休息--網路上看的現實中不銹鋼筷子一般要半年~1年換一次金屬在高溫下及遇到酸鹼食品後,會有化學反應--所以要看廠商用什麼材質★304不銹鋼:鋼+18%鉻+8%鎳→可以抗化學性的氧化,這種不銹鋼在JIS代號中為304號,因此稱之為304不銹鋼,因其比例為18%鉻與8%鎳,因此又稱為18-8不銹鋼。台灣俗稱為「白鐵」。★303不鏽鋼通過添加微量的硫、磷使其較304更易切削加工,在化學成分及機械性能上與304大同小異,屬於食品級的優良不銹鋼材,價格上303會比304 稍貴些。★316不銹鋼:空氣中的化學成分愈來愈多,有些污染較嚴重的地方連304都會有生銹的情況;所以有的高級用品會用10%的鎳來製作,以使其更耐用更抗蝕,這種不銹鋼稱為18-10不銹鋼 。因為這種材質不僅不會生鏽,且耐酸鹼性也相當的好,所以他在目前所有不鏽鋼材質中列為高級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