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tchan wrote:
運量大不大是跟當初規畫有關
不是因為高架
(恕刪)
絕對不是這樣,高架捷運不是想規劃多大就可以規劃多大的,為什麼台北文湖線和環狀線車廂不規劃大一點? 那是因為支撐軌道的柱子不用這麼粗,如果是像淡水信義線那麼大的車廂,軌道就需要兩根柱子才能撐起,這種規模無法蓋在一般汽車道路上,需要專屬空間,去參考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地面段就知道了,我已經說過了除非在郊區,在市區難不成要廢掉汽車道或拆房子來蓋嗎?
kentchan wrote:
高架對高架為什麼不能轉乘?
就跟你高架轉地下意思一樣
不同平面就可以轉乘
(恕刪)
轉乘站的站體有多大? 因為地下所以幾乎可以說沒有限制,可是同樣規模的轉乘站搬到地面上我估計在市區沒有空間可以容納,去看看新北產業園區站的站體佔地有多大就好了,不同平面轉乘還是回到我前面的回答,結構上的問題不可能沿用軌道上的支撐強度,不是把兩條線疊在一起就好了那麼簡單,站體還是會不小,況且如果高架優點比較多,為什麼世界上的捷運還是以地下居多?
kentchan wrote:
高架最大阻力大概就是沿線居民
噪音會造成房價下跌
(恕刪)
這當然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