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洛米168 wrote:沒競爭對手,軍事科技就會停滯不前 軍事武器越來越精密,燒的錢就越來越多,最終幾無所獲的可能性也日益昇高.雷根時代的星戰計劃只是一例,老美花大錢最後搞砸的武器系統還不少........
cckm wrote:YF-23原型機試飛過,也和F-22競標落敗,不能算單純的概念機,..(恕刪) +1YF23比YF22更前衛先進只不過太先進有些技術在當時不成熟就用保守的YF22然後變成F22YF23即使放到現在仍是不過時的設計~在那個時代有這麼好的設計真的很有前瞻的想法~
其實最強的是由 YF-23 修改的 YF-21而之後量產型 VF22 就差強人意在評論中說到 機體性能是因為 :A: YF-21的最大性能,絕不僅限於書面資料所記載者。B: 在假節約的哲學下,相對於YF-21,其減配量產型的性能被閹割的多麼嚴重。C: 當初所謂「人體的極限」,其實在當時的維生技術水準下,事實上仍未到達。所以還是期待 無人機體的到來才能解開人體極限的限制。對了, 樓主你 到底是 玩什麼 空戰遊戲???竟然還扯到 J20, 看起來發文意圖不單純。。。。。。。。。。。。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有些技術在當時不成熟 設計超過當時技術能力的例子還不少,F-35也算其中之一,只不過,一路跌跌撞撞外加追加預算後,終究還是順利服役.老東西自有老東西的好處,B-2退役時,B-52可能還在執勤.在那個時代有這麼好的設計真的很有前瞻的想法~ 空氣動力設計的不穩定性無法解決的話,前瞻設計只能當實驗用途.老美多年前就實驗過前掠翼,至今也僅停留在實驗數據中...........
cckm wrote:空氣動力設計的不穩定性無法解決的話,...(恕刪) 現在的戰機早就是不穩定的設計靠的是由感測器與電腦操控細節美國的第六代戰機沒有尾翼垂直翼就是拚向量噴嘴的不同角度的推力來控制操控那就是另一個層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