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桃園航空城到底在哪裡?

我覺得這個計畫應該會花大錢養蚊子..
以前搞海港城現在打算衝航空城

他們用途是想做
1. 六千公頃的區域做出整體的規劃,(60平方公里)
2.有空運還包括自由貿易港;
3.倉儲運輸也包括生產加值與運籌中心
相關資料表
十年前,政府規劃「桃園航空城特定區」開發計畫,斥資新台幣百億元

基本上看起來就是為了炒房地產用的。
最近廣州打算填海造陸搞6倍澳門大小的海港城
內容廣東土地日趨短缺的問題,廣東省將大規模填海造地,共達146平方公里,面積相等于5.5個澳門,填海地區主要集中在珠海、汕頭、深圳等地。 當局確定珠江口為港口和臨港工業區,要大力發展能源、鋼鐵、造船等重型臨海工業

他們說要學習韓國仁川的航空城

2003 還傳出DHL欲將亞洲總部遷至韓國
現在都2008年中旬,DHL還是在香港當總部。

這些都市要搶香港的亞太自由貿易港的地位。目前還沒有成功案例。
因為香港是海空航運中心。

要發展航太工業或製造業。
問題是目前這些所謂的航太公司都是在歐洲與美國。把工作機會轉到台灣來恐怕在國內會被K慘。
要當亞太民航訓練中心更是笑話,台灣的空域小,100海哩內的禁航區高達3個以上。
目前民航訓練中心都是在澳洲或關島比較多。空域大多了.

現在亞太航空倉儲運輸 中心 新加坡 也不會放手。
講到兩岸三通商機,現在UPS 、DHL 之類都在中國有開發點。特別是廣州機場佔地不小。土地成本比台灣更低。人力成本更是.

開放三通直航。還會面臨低價位的中國航空貨運的競爭.
中國空運企業可立即不受限制地進入中美航空運輸市場.
中國機場的運輸量與腹地大小原超過桃園..機場改建先來搞吧!
先撥300百億出來蓋一蓋機場捷運趕快搞。不然誰想來?

韓國人口是台灣的兩倍以上....韓國都發展不起來。桃園有能力嗎?
悲觀.....


Smith wrote:
Angela6903...(恕刪)


這餅怎麼會太大呢
當大家還不知道台灣有造船能力時
台灣已經是全世界第五大遊艇製造國了
很多事情政府不做,民間企業自己也做的很好的
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國家
如果現在台灣的電子業全部停工一天
你看美國道瓊要跌到多少指數

ps:921就是一個例子
要劃大餅的話,直接搞個太空工業城不是比較令人興奮?
老舊的機場都還沒有更新就想搞東搞西?我也還沒見過世界上那個機場週遭的房地產會比都會區更值錢?反而是航空工業一搞下去,只怕週遭房地產纔會萬刧不復吧?還有,航空城為什麼還包括什麼綠色農業區? 飛機吃生質柴油嗎?

如果想學香港的空貿中心模式那就好好學,如果想造飛機就好好造,如果想發展沿海觀光那就好好發展觀光就好,如果想發展農業那農業就好.一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地區想發展那麼多目標?有時候太多目標就等於是沒有重點沒有目標,因為彼此有太多扺觸的地方. 唯一的好處就是那個<有夢最好希望相隨>這就是愛台灣啦! 你們都被騙了啦!
樓上說的對 有時候不知道認為作不起來的人
是否建議大家去跳一跳太平洋 會比較有機會成長?

突然有一種樹倒猢猻散的感覺
uqp823 wrote:
這餅怎麼會太大呢當大...(恕刪)


沒有人看不起自己的國家啊,只是做任何事要先認清自己優勢及國際情勢。也沒先打探一下國內外相關業者的投資意願,或是搞好基礎建設及設施,畫個餅就告訴大家外國會來投資、外國航空產業會來進駐,以為挖個坑別人就會乖乖的跳進來,結果就是這樣。
若真是這樣 隨便劃一劃就會有人來
那就真的是麥格里跟摩根士丹利是瞎了眼

地點一直都是在那裡的 之前人家不願意來
不代表現在人家就不可以來
LL在上海 wrote:
那就真的是麥格裡跟摩根士丹利是瞎了眼

不是他們瞎了眼。
會不會媒體看到一個影就生一個子.
中正機場連改建、擴建都還沒完成。這些還是想太多了。
有人說要在雲林、彰化海邊發展沿海觀光比照黃金海岸。
大家等著看看吧....

我只知道 機場那邊 有個工業區 而且 也有某些 廠商搬過去
papgo 上 圖資 都沒有
至於 urmap 圖資 那是比較老的空拍照 那區是工業區

可能就是 那附近

http://kingden.myweb.hinet.net/ty1.htm
參考下 應該 是 工業區 另一邊

桃園 有大台北 人多 到是有可能 發展起來
不過 不知道是否再航道上 ?
許多事情是隨勢使然 不是一干人一直看不好就不會動的
五年前內湖科學園區還未成氣候時 誰會想到現今會有一坪70萬的價格
桃園當然不會是遍地開花 但是航空城的概念 也絕非只是說中正機場擴不擴建完成了
她就不會發展了 等到她都完成了 我看至少又得花2倍不止的代價
貧嘴的結果 就是眼睜睜看別人數鈔票

希望大家都能夠有投資的眼光 能夠戰勝CPI上升的速度
價格是眾人的意志 股價是 房價也是
LL在上海 wrote:
五年前內湖科學園區還未成氣候時


那個台北市的臺北內湖科技園區自七十六年施行土地重劃闢設、八十四年正式開放廠商進駐以來,因交通便利、地位適中,加上區內原始開發廠商大多朝「高科技園區

臺北內湖科技園區吸引工商企業選擇進駐之原因分析表

這邊以前的是台北市少數地價便宜的工業區段。
一堆本來在台北市的公司搬地價便宜與租稅優惠地段是很正常。
連香港商壹傳媒出版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也是在內湖科學園區

高雄市也搞過這種航空城的類似計畫。
但是法令沒過關,不然高雄的本錢可能比桃園好多了。
有空港、海港、並沒有多山多丘陵的地形,連交通路網都完善了。
基礎設施都好了.

目前高雄市到 路竹這一區已經有三個工業區成型。
發展航空生產,所需要的金屬加工材料在鋼、鋁這些都是在高雄都有。
高雄都還沒發展起來航空城。

桃園的本錢為何?要靠竹科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