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060402 wrote:標題是一本書的書名...(恕刪) 早在日本金融風暴時路續出現像這樣的青年他們認為薪水付不起鉅額的房貸選擇買車、改車讓自己過得更快樂這些年脾弱不振的日本經濟始終是執政者最大的弱點好加在他們還有很會賺錢的山口組
eva060402 wrote:我私以為,他簡單過生活就算極簡主義連生活費的預算都很極簡呢隱居的風格跟極簡主義有點類似吧 看了一半了在衣服上面,他後來開始像極簡,很少買書, 大多在圖書館借,這也有點相似,極簡主義者是不買書的他選擇生活的方式主要考量都是為了省錢但是他又無可避免的買了一些垃圾食物(零食)隱居和極簡的差異,他不看電視,唯一的資訊來源是NHK的廣播,他不愛接觸人群,他會刻意避開人,極簡主義擁有很少的東西,但是手機,筆電,網路都是無法捨棄的也會斷絕不必要的人際關係但是生活上的考量不是以省錢為目標會選擇貴又好,多用途的東西來代替很多件便宜的物品
補充一下這個作者1.曾去倫敦澳洲長住在當地打工2.因為打工前輩車禍去世,比他小兩歲,讓他感覺人生無常3.是男同志,沒有打算生小孩4.隱居前曾去接觸遊民,探詢不花錢如何過日子,發現遊民吃穿都比他好,5.愛看書,看網路免費電影6.自己做三餐,大部分是素食,7.幾個人曾說他的前世是和尚8.自己做菜做家事,在附近採野菜。(沒想過自己種菜?)9.只有高中畢業,只能找到約聘工廠作業員,做12小時存不到錢還被罵。到超商書店做兼職忙到沒空吃飯,還被罵。10.為了省錢停掉手機,發現所有人際關係都斷了,感到開心,發現那些人就這樣離開了,不費任何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