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樓是正解,不過少解釋一步,就是為何EF = 6時,FC = 6這是因為其實它是一個等腰正三角形(就是45-45-90度角的那種)那為甚麼知道它是等腰正三角形呢?這是因為面積1的那個三角形也是等腰正三角形,也是45度角。剛剛發現5樓的解釋更好… (畢竟等腰正三角形是特例,而且小五好像沒像過對角的角度相等的概念)這兩個合起來應該是最正確的 : )宮保GG wrote:這題不難...(恕刪)
baoyuan0319 wrote:因是小五題目,有不...(恕刪) 看到樓主說不用[代數]算,可是代數是幾十年前的數學之一,樓主該不會是幫孫子找幫手的吧!?想當年我就是敗在[代數]這一科,然後就放棄數學了!還好隔沒幾年計算機出現了,跟著還有工程計算機,省了我好多是喔!
申東賢 wrote:我搞不懂你如何證明...(恕刪) 很有意思的一題但卻也可以看出究竟是了解還是死讀書(用背的)樓主只要問小孩一個問題三角形ADC的面積若以AD為底,則對應的高在哪邊?然後就可以帶出一個解題技巧C點若在BF線上(含延伸)則ADC的面積必等於四邊形ADBF的一半解出DE,EF線段長之後以DE為底邊, 則三角形DEC的高就可解出其高就是FC長度自然其他答案就可解出
baoyuan0319 wrote:因是小五題目,有不...(恕刪) 先算出ADC面積⋯再利用CDE算出ADE面積後反推CD長⋯然後可得EF長⋯再看三角形CDE⋯利用DE當底可求得高FC的值⋯最後就可以由EF和CF求得EEF面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