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國三理化有關 (電) 的觀念問題 Thanks.


unl7911 wrote:
但是課本和自修講義的內容 我已經看了兩遍 並沒有提供清楚充分的解釋及原因


國中的電學還算簡單,要掌握幾個重要原則

1. 導線上的任意點,電壓相同

2. 迴路上的任意點,流過的電流一樣

3. 元件上兩端的電壓,可滿足 V = IR 公式

差不多就可以搞定了

還有記得一點,所謂的電壓,是指電位差,一定是不同的兩個點,才會測出一個電位差。而電壓可以形成電流,電流量由電位差所加於元件的電阻量決定

再看不懂,就描述一下 "你覺得應該是怎樣才對",才容易解說到那個點
unl7911 wrote:
答案的確是 電流電...(恕刪)


國中 : 電流電壓讀值都變小
高中 : 電流電壓讀值都不變(變動極小)

三十多年前, 我為了類似的問題在課堂上和老師辯了十分鐘 ; 記得, 那是個光線照到直尺的折射問題
一直到了大學的某一天, 偶然想起才發現老師是對的

國中, 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公式和規則 ;
高中, 就要瞭解這個世界的取捨

bernie_w39 wrote:
國中的電學還算簡單...(恕刪)


To bernie_w39, 我 從各位網友 一篇篇的回答 再仔細慢慢地看一次之後 真的懂了 Thanks a lot.

unl7911 wrote:
一個簡單的迴路 裡面有一個電池 一個燈泡 一個安培計(電流) 一個伏特計(電壓) 一個2cm電阻
假如將一個2cm電阻換成一個較長5cm電阻(材料規格相同但長度不同) 請問
1-電阻將變大, 正確嗎?
2-電流 電壓 會變大 或 變小呢? 為什麼? Thanks a lot.
V = I x R ...
v(電池)不變...當 R (2cm -> 4cm)變大... I 就會變小...
因為是串聯...所以...流經燈炮和電阻的 I 都相同...
因為 I 變小...燈泡的 R 不變...
所以燈泡上的 V 就會變小...
以上...

喬大叔 wrote:
V = I x R...(恕刪)


沒想到 僑大叔 將我心中所理解的步驟 一字字的寫出來 太感謝了
簡而言之 便是 先看大環境 裡面有一些異動後 針對異動的影響 再去評估牽連到的小區域
unl7911 wrote:
一個簡單的迴路 裡面有一個電池 一個燈泡 一個安培計(電流) 一個伏特計(電壓) 一個2cm電阻
假如將一個2cm電阻換成一個較長5cm電阻(材料規格相同但長度不同) 請問


簡單回路應該是這樣
電池+....燈泡...安培計....電阻A...電池-
伏特計應該是跨接電阻兩側

我原本要回答..一樣....
A電阻,換同規的B電阻..就SIZE大一點...
那就是該電阻的瓦數大一點...
但阻值還是一樣啊...

為什麼整個電路的電壓電流會有變化?
3CM的導線阻值差?
大小電阻的阻值差?
這通常都忽不計的.....

樓主應該說錯...
可能是AB電阻串聯或並聯....


cucubird wrote:
A電阻,換同規的B電阻..就SIZE大一點...
那就是該電阻的瓦數大一點...
但阻值還是一樣啊...


應該是課本裏正在教導體的阻值,與截面積和長度之間的關係

所以那個 "材料規格相同",並沒有規格相同的意思,僅僅是指材料相同

就如同一樣材質相同直徑的鎳鉻絲,阻值是隨著長度在變化的
1-"燈泡也是一個電阻" 請問各位網友 這個觀念大家是從哪裡獲得的呢? 我們查了書本和自修都沒有提到 是以前補習班老師教的嗎?
2-將此觀念套用至下圖 可否將其解釋為 通過燈泡A的電流 會大於 通過燈泡BC的電流 呢?
3-單純看B和C, 通過的電流相同嗎? 或是 通過B的電流 > 通過C的電流 呢?
4-一般而言 (真正的單純電阻) 和 (燈泡) 兩者相較 哪一個電阻較大呢?
謝謝






unl7911 wrote:
1-"燈泡也是一個電阻" 請問各位網友 這個觀念大家是從哪裡獲得的呢? 我們查了書本和自修都沒有提到 是以前補習班老師教的嗎?


照說應該是之前的課本有教,也許是在小學自然課就教過了,也許上課時老師會再重提一下

unl7911 wrote:
2-將此觀念套用至下圖 可否將其解釋為 通過燈泡A的電流 會大於 通過燈泡BC的電流 呢?


如果假定燈泡是一樣規格的,那流過 A 的電流,會是 B (或 C) 的兩倍

unl7911 wrote:
3-單純看B和C, 通過的電流相同嗎? 或是 通過B的電流 > 通過C的電流 呢?


同一迴路,電流一樣,電荷不會累積,這個說法至少到高中程度的電學都還是適用的

unl7911 wrote:
4-一般而言 (真正的單純電阻) 和 (燈泡) 兩者相較 哪一個電阻較大呢?


電阻這個元件,阻值相當多,從比燈泡小到比燈泡大的都有

燈泡當作電阻,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是電熱絲的阻質會隨溫度變化。燈泡未通電時在常溫下所測得的阻值,與工作中上百度時所測得的阻值,會有明顯差異

所以就拿你的第 2 題來說,因為串聯兩個燈泡,會使電流下降,工作溫度也會降低,阻值也會不同。所以如果你用實驗去測量,A 的電流肯定不會是 B 的兩倍,而且會有明顯的落差。只是國中程度不會探討這麼多,會把燈泡視為理想電阻,阻值為定值

實際電路應用的電阻,也是有分等級,低等級的電阻,隨溫度阻值飄移的情形很嚴重,甚至飄到 20% 都是可接受的。但高級的電阻,允許誤差 0.1% 甚至 0.01% 的,會用一些負溫度係數的材料作補償,使阻值在限定的工作溫度範圍內,不要偏移太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