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這真是最大的問題沒...(恕刪) 其實原因很多啦~我關注商圈發展和城鄉翻轉很多年了,歸納出來最最核心的問題其實是"短視近利",在這基礎上延伸了包括像是無法團結各自為政、資源分配爭奪不休等等非常多的問題,老商圈基本上要改很困難了,所以這幾年政府才在推青年返鄉、社造、創生等等一系列想平衡城鄉發展的政策,不過發展得好的團隊很快就會去對岸幫忙他們做城鄉翻轉了~~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這真是最大的問題沒文化才是觀光發展最大的敵人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嘉義太保王氏家廟、王得祿墓好像很久都沒聽人提過 就像大家只知道逢甲夜市卻很少人知道逢甲大學旁邊有個從光緒年蓋到日據時代才完工的三級古蹟...承祜堂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自食惡果剛好而已我嘉義人啦 自食惡果真的剛剛好我是個開挖土機的這就是我所能展現的文化深度
水水典 wrote:觀光業在各國的GDP...(恕刪) 沒有消費核心價值,坑殺旅客,連我都坑殺下去。另外,臺灣的夜市,舉士林夜市,臨江,南雅,寧夏有乾淨的公廁可以用嗎?公廁有沒有衛生紙?以前有當導遊的朋友,他那時跟我說,帶臺灣團最好,帶他們去吃東西就對了。他說以前帶團出國,臺灣團最愛問,當地名產是啥,美食是啥?
水水典 wrote:觀光業在各國的GDP...(恕刪) 沒有資源,稅金不是回饋到觀光上,沒有整合,地主漲價最後坑客人都還會賠錢,沒有眼界,觀光局的人不知道有沒有在國外景區工作經驗,還是只有考察。另外台灣觀光發展想衝高單價或一日消費量,卻沒有相應的背景應對,而單價衝高的方法只是需求大於供給,結果現在供給爆量需求大跌,虛胖的發展就變成致命傷,講難聽點民宿擴張的速度奇快,稅金有沒有收到,有沒有請等比例的稽查人員。台灣觀光發展是沒有眼界,不是沒有底。你們愛比歐洲日本,我去過很多國家比台灣還亂還爛的,我也是覺得很好玩,各地有各地的特色,不是只有那一套。旅行是一種體驗,台灣體驗方面做的非常非常差勁,把觀光重點放在景區(照相)、名產(買)、小吃、飯店,只有照相跟買東西,人生沒有什麼,只是各種不同體驗的片段集結,最後由回憶組成你這個個體,但台灣不重視體驗,重視照片。那邊公仔這邊塗鴉可以照相,問題在亞洲比台灣漂亮地方太多了,那不就比不過了。具體的例子,日月潭小水坑,電動船遊湖佔整個湖面,但是卻打破小水坑的寧靜,手划船卻只有一小個角落可以玩旋轉木馬,哪種方式才能創造遊客主觀的體驗。歐洲朋友來我會帶他們去帶他們去看個三十分鐘,但是他們寧可讓我帶去竹林裡面,泡茶聽我幹古禪意,幻想臥虎藏龍。能創造回憶的地方才能讓人想念,才會想去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