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廣設大學其實是必然的

大學出來也沒有更知書達禮,也沒有高薪等著他~
figo1958 wrote:
大學出來也沒有更知書...(恕刪)

但這我想這是學生和教職員自身的問題,像德國雖然讓人人有大學讀,但因為把關嚴格,所只有程度到標準的可以順利畢業,其他大半程度不足的會被退學
若同意"天生我材必有用",那大學就不是一定要念的,但在台灣很難呀~~

樓主舉的日本德國大學率取率高,那是因為只有真正想念書的人才會去考
而不是為了文憑去考試
這些國家,高中畢業就工作的不在少數,這是專業分工的結果

曾經,台灣的技職體系也是一片天
在廣設大學, 12 年國教後得到什麼?
只是讓想努力窮人失去更多的機會,靠父母的很容易就可以拿到文憑了
競爭力下降是必然的..

但是,這樣的政策是一定會成功的
因為真正想念書的是少數,不想念書但想拿文憑的佔多數
這就是民主呀 .. XD




riklin wrote:
一張沒用的後段班大學文憑換得50萬學貸....不值得。...(恕刪)


+1

花百萬和4年去念沒用的大學, 還不如早點去工作

這4年差距下來就不只百萬了! 房子頭期款都有了....

tjyang wrote:
若同意'天生我材必...(恕刪)

可惜多數家長只要有機會就送自己孩子上大學,我想這樣要從大眾的基本觀念改起
其實只要立法要求所有公司行號應聘人員不得用學歷當標準
個資法也把這部分納入隱私,不得窺探,這樣就不會有一堆人搶著念大學了
不過我覺得高等教育普及本質是一件好事,就好像六年國教讓大家有小學讀,九年國教讓大家有國中讀

接著高中職普及,然後大家開始可以讀到專科,最後大學也跟著普及

很明顯這是必然的進程,讓教育可以普及民間,知識不再像古代被特權階級把持,這也是世界各大強國高等教育普及的根本原因

因此比起批判高等學府過多,還不如想著在高等教育普及的當下如何全面提升品質,譬如嚴格管制各校教學品質或是嚴格審核學生學分的取得

我想這都比批判高等教育普及或是妄圖回復以前高等教育不普及的情況來的實在
這只是理想值而已,想要全面提升品質就需要比現在多數倍的全國教育預算....不然空想全面提升品質大家都會。

現在的廣設大學只是稀釋原有的預算,讓精英大學的預算變少讓精英大學要想辦法自籌預算。這在景氣好時很容易但遇到景氣不好就出現營運困難。

大學高等教育是一種長期投資不是人人都需要的,把大學高等教育普及化跟提昇人民素質綁在一起但又沒提供數倍的教育預算。

當初廣設大學的學校有想到10幾年後的現況嗎....廣設大學也是想全面提升教育與人民品質,但現實就是沒錢沒預算就是空想

現在後段班大學準備收攤(董事會發現學店也是會虧錢的)而教育部樂觀其成就是預算現實而已(教育部也不想接手普及大學教育)。
riklin wrote:
這只是理想值而已,...(恕刪)

如果將高等教育市場全部交給市場經濟決定如何?

就像開餐廳,經營得好就高朋滿座,財源滾滾,經營不好就讓它倒閉

私立大學過多的現象就像今日娃娃機店到處開的原理是一樣的

每當傳出某種產業有利可圖時,就會有人大量投資,到處設立,然後供過於求,形成泡沫

所以私立大專院校過多的現象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種教育的經濟泡沫,隨著熱潮衰退,自然也會跟著萎縮

因此我覺得將來只會有經營不善的學校持續被斥場淘汰,而高教普及的情況不會改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