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你怎麼看待乾隆及和坤?

看帝王的廟號就知其功過.
乾隆廟號"高宗"

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但是高宗也是一朝由盛轉衰的時間點.

和坤
只能說和坤的侍君能力符合乾隆的味口,乾隆經歷他皇爺爺留下來的康熙後期官商勾結的行為而讓其父肅貪的年代作為,所以他採用養套殺模式.
專養一人.
把他留在身邊監管.
把成果留給後任皇帝.

所以嘉慶在乾隆死後不到15天,就把和坤這葡萄串給收網. 很快理出公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所以這是一例完美的"養套殺"案例. 只是需要花約30年的時間.
可以看一下,
魂縈夢繫紫禁城,
是另一個角度,
看待乾隆跟和珅的主僕關係。

街角的癡漢 wrote:
在你看來乾隆真的是明...(恕刪)

轉貼的小故事,不過代表我的看法
------------------------------------------------------------------------------------------
宇文泰是北周開國奠基人也。當他作北魏的丞相模仿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之時,遇到了與諸葛亮齊名的名士蘇綽。

宇文泰向蘇綽討教治國之道,二人密談了三日三夜,留下了如下極具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的不朽答問。
宇文泰問:「國何以立?」

蘇綽答:「具官。」

宇文泰問:「如何具官?」

蘇綽答:「用貪官,反貪官。」

宇文泰不解,問:「為什麼要用貪官?」

蘇綽答:「你要想叫別人為你賣命,就必須給人家好處,而你又沒有那麼多錢給他,那就給權,叫他用手中的權去搜刮,他不就得到好處了嗎?」

宇文泰問:「貪官受惠,又會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蘇綽答:「他能受惠是因為你給的權,所以,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好處就必須維護你的權。這樣,你的統治不就牢固了嗎?如果沒有貪官維護你的政權,那麼你還怎麼鞏固統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問:「既然用了貪官,為什麼還要反呢?」

蘇綽答:「這就是奧妙所在了。只有反貪官才能欺騙民眾,才能鞏固政權。」

宇文泰大惑,說:「愛卿快說其中的奧秘。」

蘇綽答:「這有兩個好處:

其一,天下哪有不貪的官?對於官,不必怕他貪,怕的是他不聽你的話,以反貪官為名,消除不聽你話的官,保留聽你話的官,這樣既可以消除異己,鞏固你的權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對你的擁戴。

其二,官吏只要貪贓枉法了,把柄就在你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此為由滅了他,貪官怕你滅了他,就只有乖乖聽你的話。

所以,反貪官是你駕禦官的法寶,如果你不用貪官,你就失去了這個法寶,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擁戴,他不聽話,你沒有藉口除掉他;硬去除掉,也會引來黎民騷動。
對於貪官,你一是要用,二是要反,使官僚隊伍成為清一色擁護你的人。」

蘇綽突然又問:「如果因為用了貪官而招致民怨沸騰怎麼辦?」

宇文泰一驚,便問:「愛卿有何妙計可除此患?」

蘇綽答:「祭起反貪大旗,加大宣傳力度,證明你心繫黎民,讓民眾認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只是那些貪官,把責任都推到他們的身上,千萬不要讓民眾認為你是貪官的後臺,你必須讓民眾認為,你是好的,社會出現這麼多問題,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們不好好執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問:「民怨太大的官吏,拿他們怎麼辦?」

蘇綽答:「宰了,為民除害!把他們搜刮的民財放進你的腰包。這樣你可以不負搜刮民財之罪責,而得搜刮民財之實惠。」

蘇綽最後總結說:

用貪官來鞏固政權。

縱貪官來培植死黨。

除貪官以消除異己。

殺貪官來收買人心。

沒收貪官錢財充實國庫。

這將是長治久安之計。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Q9qYjsFg&list=PLFlRwOWDUzfYGm9m567Z6J1keBwcK657-
典型的職場生態,
為什麼老闆的愛將胡作非為都沒事?
不是老闆被蒙在鼓裡,而是老闆准的,
底下的人要是搞不清楚狀況,出來指責,
老闆會很不爽,認為是在挑戰他的權威,
乾隆被電視劇吹高了
雍正才是最好的一個
乾隆敗家子而已
街角的癡漢 wrote:
在你看來乾隆真的是明...(恕刪)


和珅是乾隆白手套,當然要給錢才能人家才願意賣命
街角的癡漢 wrote:
在你看來乾隆真的是明...(恕刪)

龍陽之癖

狗宏 wrote:
宇文泰向蘇綽討教治國之道,二人密談了三日三夜,留下了如下極具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的不朽答問。
宇文泰問:「國何以立?」

蘇綽答:「具官。」


"具官論"據考證是托蘇綽名諷刺南北朝吏制腐敗,不是真的"御臣法"。
"以利驅官"的本質就是"利"為頭,於"忠"之上,怎麼可能帶來忠,買通買通,一買即通,歷史上證明了千百次。
所以,以利養忠,根本不通。
蘇綽本人就是清官,大才子,他在朝時的作為與具官論完全不符,更不會蠢到說這種沒有邏輯的話。
養貪官,結果就是國家掛掉,沒有例外。
嘉慶帝有吃飽嗎? 若真的吃飽了 往後幾年白蓮教這類的叛亂怎麼這樣容易發生

清帝國的財務問題很複雜 皇帝也是束手無策 只有雍正這種"壞"皇帝才有些建樹

其實和珅一開始也是個好官 無奈官場上的染缸把一個有為青年給毀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