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在大陸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比較受尊敬。很多台灣人可能還停留過去印象 ,覺得農村沒文化的人迫於生計才去當兵,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當兵,解放軍的素質也越來越高,在大陸想當兵不容易,太多人擠破門想進去,名額有限。
unl7911 wrote:To finnw...(恕刪) 記得以前電視台放美國電視劇《成長的煩惱》(growing pains)伯納參軍的情節,就非常推崇參軍,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也有很多宣傳的。至於土共這邊。。。国家總歸要有人去守衛呀,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都在跟美蘇硬剛正面,大大小小仗打了不少。在一般我們普通群眾印象裡,解放軍一直是有正面宣傳,一直都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打仗,救災甚至基建,屯田都是衝鋒在第一線的,這樣的受人尊敬正面形象,很給男孩子們的榜樣力,這不是很正常嘛。至於我自己,當時因為是近視眼而且考上大學了,所以服兵役是排在後面一般輪不到的。
我周围有些当兵的,基本都是怀着热血去的。当兵回来的基本没有后悔的。这还是在南方。在北方兰州等地,当兵更火。去搜索一下,北大有个女学霸休学去当兵的。去亚宁湾护航还跟海盗开片了。我外甥读初一,想去当兵,全家人也想让他去,不过家里人的想法是让军队训练他几年,现在已经无法无天了。
我们这边参军的一般分三种第一种就是自己的志愿就是当兵 。如果当上职业军人待遇比普通公务员都好得多第二种就是性格太调皮,被家里人以接受教育的目的拉去当兵。关于人民队伍军队的感情,以我这个年纪(29岁)的观察来看,大部分是在救灾的时候建立起来的。最著名的就是98年特大洪水和汶川地震,首先军队救灾确实很幸苦也很卖力,其次媒体方面特别是国家媒体也很卖力宣传军队救灾事迹。平时穿军装的军人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几乎都很难看到的,因为除了整只部队出动不准私自穿军装出来。部队出动大多也都是训练,也基本不会往城市里跑。
omgod wrote:我们这边参军的一般分...(恕刪) 上文有错误 是两种不是三种另添加就算普通人看见军人也基本不会没事去敬个礼,也许小孩会这么做,但成年人很少很少会这么做,不然人家一个个回礼不累死啊。给军人敬礼的情况一般只出现在救灾结束要离开时,就像给为国家打了胜仗的士兵敬礼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