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淺談東西方靈學(真的有冤親債主嗎?)

人是未來佛,佛是過來人
靜坐就是要靜下來觀心
生命是一道道功課

若問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事,今生做者是。

前世因 今世果 來世果 今世因

生命是個長河,前世、今生、來世原是同時進行著

前世影響今生,今生改變來世

如是因 ,如是果

如果,我們可以更有意識的度過每一天,不只今生的生命品質變好,來世也會更好。

靈體人類可以不在用人體的方式存在,可以用靈體的方式再來學習靈魂所要學習的功課。

靈魂就是光(或者說能量)

如果我們的心越來越純淨就會跟我們的靈魂相遇,也能更快的學到此生要學的功課。

每個靈魂共同的功課都有學會「認識自己」,當我們認識自己時才真的有勇氣面對未來,將慈悲給予出去

當我們自己有多餘的精力可以給出,
學會給予

如果我們不認同自己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尋找愛
缺乏愛人與被愛的勇氣

這時就不會有時間感受到來自內在的喜悅與寧靜。

靈魂的成長最需要的是耐心,

有時我們需要等待才會知道為什麼我們會經歷這些事、遇到那些人,
所有的發生與遇見都是為了支持我們的靈魂成長。

人生本就是一種修行,修前世的因,今生的果。
每次的輪迴就是為了學習與成長,當你的學分修習足夠,
你的靈性就會更上一層樓,而你的課題也會不同。

佛曰:「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當你能放下所有我執時,萬事就會得到解脫與自在。

菩薩懼因 眾生畏果
不斷推翻舊觀念
在建立新的觀念
在錯誤中學習成長
面對自己不足
重覆沒有捷徑心靈成長
約謙卑越是明白自己的渺小
萬丈高樓平地起
從平地點到線在構成面
沒有範本答案於是粗略搭起建物
在不斷修正或打掉重來
慢慢一樓二樓隨著自信到十樓
像外看向下看
看到是2維空間立體建物驚訝
再到20樓謙卑知道自己不足
只有不斷提升站在更高水平或者感悟
才有新一番體悟
突破未知盲點疑惑
再去架構你所認為以為的價值觀
緣起是善
當你理解懂了
等於拿到一張門票
有著資格再進階另一階段功課
靈魂在每世轉世功課因果
一輩子慢慢沈澱洗滌啟發靈性智性感性
就像一開始洗衣服 你放洗衣粉很多泡泡
水可能是乾淨的,也可能下過雨混濁的
但是透過一次次洗滌將靈魂人性磨練
衣服原本從很髒污慢慢乾淨
再換水在拍打揉捏沖水反覆這樣一次次沖洗
有如輪迴轉世修行
這中間是在讓靈魂淬煉
但是當你在選擇在輪迴中種了因而產生果
原本可能6次就可以洗淨
可能變成第三次之後其他發展不洗了
或者衣服變更黑 還是沾惹其他更黑的髒污
動作還是在清洗
只是你是放下工作去玩
偶爾想到再回來洗
還是玩很髒才回來再洗

有的人老師說他修行好幾世了
看來慈眉善目也很清心寡慾
因為他用幾世去修了
所以靈魂裡本性裡只是對佛教感興趣
產生喜歡祥和或者知道他要的是什麼


ads0120021 wrote:
靈魂在每世轉世功課...(恕刪)


這位大大寫的真好,值得讓我慢慢地細心品嘗內容的奧妙。

Soul73213 wrote:
大家好小弟這幾天參...(恕刪)

國情不同 民情不同
用會計學的借貸平衡來看?!
https://ace0156.pixnet.net
ads0120021 wrote:
靈魂在每世轉世功課因...(恕刪)


一個人告訴我的
他說,妳會喜歡佛經是累世的習慣
妳會被一句佛思突然覺醒想追尋下去
也是因為妳已經早已修行多世
而點妳那個人,或許是帶著點醒妳的任務來到妳生命的
而他的修行不見得高過於妳

這些日子以來
我自己的解讀是
我和我的善知識
應該是世世相約同行此方向
so
勿忘給彼此一句通關密語

牽我,會
即感知到對方

就連信任,早也是累世的
不需要再重新培養或理解

一開始我不懂,可內心有一股強烈的感知
想突破束縛
點我之人說,金剛經妳醒不了
那壇經開始吧
在六祖壇經中得知六祖只因鄰人頌念一句佛經
就懂了,安頓好老母親之後起身遠行,也因此世已練達
不用進經書庫在重新進修
即可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懂的點在,為何[一句]則能悟?
後來我懂了
這有點像通關密語一樣
碰到,曾經的習慣就回來了

就像三歲稚子碰琴即可熟彈名曲如此而已

所以我說,在翻過一山又一山的問和答過程
我們會過一關又一關的關主
他們也許就此過客
而妳仍要行向下下一關卡

但今世相約,來世還是會牽著彼此
所以一個人此生沒有誠信
他來世也不會有相約的領路人
只能打掉重練

為了在世世中再相遇相約之人
當妳遇見此人,就會有強烈的感應
有點像your name那部電影一樣
一靠近對方就有強烈的心電
在啞口之中相觀
只為了發出累世之約
那個通關秘語

再次同行

ace0156bbb wrote:
國情不同 民情不同...(恕刪)
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https://ace0156.pixnet.net
化緣即畫圓
把自己的稜角去除
變成一個圓變可輕鬆自然地與人結緣
然而緣份從圓開始卻有很多際遇發展
化緣對我來說就是放下身段去掉稜角
是磨練心智與體意的一種活動!
而然緣起緣盡
不需眷留
過程的體悟與身心力行的經驗
才是值得學習的精髓!

化緣:個人解讀化解緣份
在日常生活中、工怍上
所有一切緣份都讓它圓滿落幕
以前對化緣的解讀是為了取得
漸漸的暸解了
所有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因緣
舊的、新的,一再的生滅而己
但對自己而言呢?!
是透過這些緣去提昇和淨化自己
否則何義!!
緣份這東西
有深、有淺、有自己的、有不是自己的
(深層靈)
就看先浮、後浮,先碰到、後碰到了
化緣來提昇智慧、提昇心性

才知原來化緣是受與施/捨與得
將化來的所有再佈施出去
如此一來的流通
不禁禁自己也過的去
又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締善緣廣結善緣推己擇人

化緣
在於施與受的過程
眾生一切平等的狀態
單指托缽化緣來說
或許在那缽中的緣
轉化 解化 緣起緣滅等
人們每天面對的緣
有生有滅 而自己的化緣在哪裡
該怎麼化 自有自己最清楚
而方法也在於心中

化緣緣 緣化緣 化化緣

佛說因果偈云 , 富貴皆由命 , 前世各修因 , 有人受持者 , 世世福祿深

若問前世事 , 今生受者是 , 若問後世事 , 今生做者是

Elizabeth chloe wrote:
一個人告訴我的他說...(恕刪)
以輪子比喻,輪軸中央是自性,每一條軸輻都是不同可入道的路徑,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以悟道的人來說,他能理解這輪子,所以對各種現象想法都沒意見

心如水
就像鏡子反應所有思緒想法
而鏡子內萬象如同海事蜃樓

根器有銳利和鈍器
鈍的有鈍的可成 ,成鈍槌
銳的可成刀
尖的可成叉

各成其道 ,互有通同遂達而成,他們都有他們的因緣跟道還有理解

每人的感受跟靈 悟 智都不一樣
對話本身也是互相參悟
自己會看到字句間的自己的道
從你的言辭 ,我能見我的道
你能從我的 ,見你的道
這是心性巧妙
眾生依其所解各得其妙
刀有銳邊、有平鈍面,同時具備,同能俱解
大圓鏡智,是具備所有根器的最圓滿狀態,也是佛性狀態,都圓滿都接受
ads0120021 wrote:
化緣即畫圓把自己的稜...(恕刪)

嗯,受教了
東方或西方自己內部就可以有極大的差異,那東西方靈學的文化會有差異就是在很正常不過了。賽斯曾對美國的高中生說過一兩堂個,裡面一段就有相關的話。。

Now, dear friends, there is never any justification for war, and there is never any justification for killing. It is true that basically there is no death, but this can not be used as an excuse within your sense-system. You have created death within your system. Since you have created it you are left to deal with it. As long as you believe that a bullet can kill a man, then it behooves you not to kill. When you realize that a bullet can not kill a man, then you will not NEED to kill.

google翻譯是,

親愛的朋友們,現在沒有任何戰爭的理由,也沒有任何理由要殺人。誠然,基本上沒有死亡,但這不能作為你感覺系統的藉口。你在你的系統中創造了死亡。既然你已經創建了它,你還是要處理它。只要你相信子彈可以殺死一個人,那麼你不應該殺人。當你意識到一顆子彈不能殺死一個人,那你就不需要殺人了。




不過這並不容易,因為這需要每個人真正探討自己。最近的只能等賽斯說的耶穌三度再臨了,給方法讓人有最近的輪迴記憶,當這些記憶浮起,人看待事物就會不一樣的。。。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