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要讓台灣步入菲律賓的後塵

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從過去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到現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每一次皆是以「創新」作為趨動力而推動造就。
國家的發展若只是固步自封,想有所成長真的太難

以胡偉良作者將台灣和中國做比較為例,雖然不願承認
但他說的也是事實
目前中國的經濟的確是遠遠將台灣拋在後頭
光是中國去年雙11的網路購物消費金額就達到了8千億台幣
想要跟上這個新局面,學習、創新是必須的
傳統企業若是不願意踏出學習與創新的這一步,被淘汰也是可以預見的








以前社會工業革命所帶動的全部產業上揚
全面性產業有飯吃

現在社會不就是弱肉強食的年代
創新有前途……被買斷……又是被單一財團把持

jerry0529 wrote:
看到這篇新聞有感而...(恕刪)


這種看太多了,
我很不爽這些新聞都不敢講出真正台灣無法進步的原因,
最大的問題出在台灣的老闆!
當然有相當一部份原因在台灣文化

為什麼說問題出在老闆?

今天台灣老闆只想cost down,
只想賺easy money,
就算給台灣老闆一堆哈佛和麻省畢業生,
但台灣老闆也只會說:
我只做藍白拖鞋!
而且我也付不出哈佛或麻省畢業生該有的薪水!
但如果他們願意領22K到無妨!
你能怎麼辦?

還有人談到教改,
說現在台灣訓練出來的大學生差?
所以其他國家例如日本(德國)的大學生一畢業就是無敵鐵金剛等級的水準嗎?
導致日本(德國)工業水準如此高?
日本(德國)大學畢業生水準不會跟台灣差多少,
但是日本(德國)公司願意長期做研發和訓練人員,
台灣公司則是要你一畢業自己就要能上手,做研發? 花錢又不見得成功! 不做!
沒有好的產品如何有好的產值?

台灣滅技職?
我不知道這裡有多少老人,
因為可能只有老人才知道,
當初就是技職出來的"薪水低"又"升不上去",所以大家才拼命考大學插大!
大學文憑最大! 技職? 技術? 胚!
誰滅技職? 李先生? 還是不願意給錢的老闆? 還是只注重學歷的社會?
如果技職待遇好,也沒多少人要去唸大學了!

台灣老闆當初說要去中國生產,會把研發留台灣?
結果哪有研發留台灣? 根本只會生產沒有研發!
還有人看著新聞說如果早一點過去中國,
中國市場就是我們的?
所以說我早一點把我家搬到依林模特兒公司旁邊,
那依林的漂亮模特兒都是我的了?
沒有競爭能力(沒研發 沒專利 沒品牌)的公司,
去哪都一樣!

如果台灣老闆只想cost down,
只想賺easy money,
那台灣就只有現在的水準而已不會進步!

我喜歡你....
halloween0222 wrote:
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恕刪)
没用的,可以说大势已去,台湾有机会翻身至少再等200年,历史规律表明,当中央强盛的时候,地方势力必定被削弱,这个所指的地方的范围甚至包含日韩,而当中央衰落的时候必定是地方豪强做大的好时机,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都是依照这个历史规律走过来的,试想如果大陆不搞文革,不搞封闭,50年代就开始从事经济发展,欧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嘛?必定转到既有大量便宜劳动力又有市场的大陆,有市场的支撑下,新技术也不一定轮到日本先开发出来,大陆的封闭是东亚周边国家的福兴,而大陆改革开放就是周边国家不幸的开端,更不幸的是台湾就身在中央边缘,并且正好处于中央崛起的时代大潮中,台湾目前要么独立,结果就是死的更快,要么加入中央王朝,还能享受一些红利

rukawa1 wrote:
台灣滅技職?
我不知道這裡有多少老人,
因為可能只有老人才知道,
當初就是技職出來的"薪水低"又"升不上去",所以大家才拼命考大學插大!
大學文憑最大! 技職? 技術? 胚!
誰滅技職? 李先生? 還是不願意給錢的老闆? 還是只注重學歷的社會?
如果技職待遇好,也沒多少人要去唸大學了!

終於遇上一個明白人,

想當年我高職第一志願畢業後沒馬上升學,
去電子公司當技術員,
我的薪水和普通高中畢業的品檢員一樣,
好吧,當兵前的工作就當作是打工,
後來唸完二專退伍後去找工作,
公司是依學歷敘薪,
國立大學>私立大學>國立專科>私立專科>....
我突然想起高工時全班第一名的那位同學,
他實習課時總是摸魚看升學考的書,
後來他上第一志願國立工專(當年二技要退伍後工作至少1年才能考),
我們這些動手做實習的考試當然考不過他,
然後呢,
在求職時他是佔上風的,
這種職場生態要如何說服學生不要求高學歷?
我相信台灣一定存在某家公司重視技職學生,
只不過那應該是少數中的少數,
上輩子沒燒好香還未必能碰得上。

ncvt wrote:
終於遇上一個明白人...(恕刪)

現在還是很多啊~
我之前待的單位只看學歷,
學士六年才能升副管理師~碩士三年~博士一至二年~

亞利安星人 wrote:
現在還是很多啊~
我之前待的單位只看學歷,
學士六年才能升副管理師~碩士三年~博士一至二年~

我不是學歷無用論者,
我認為學歷有相當程度可靠性,
把學歷列為升遷的考量我絕對贊成,
只不過我認為很多人對台灣的技職教育十分不了解,
不了解技職教育的困境,
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應該限制技職體系學生的進修管道。
菲律賓2016 GDP growth是6.9%, 台灣有嗎??

菲律賓是東協成員, 台灣不是. 再不想想辦法, 過幾年就要喊為什麼菲律賓行, 我們不行了. 還想消費菲律賓??

jerry0529 wrote:
看到這篇新聞有感而...(恕刪)

不會步入
因為已經差不多是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