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123456789 wrote:
當人生一瞬間跌落谷...(恕刪)
cust123456789 wrote:
當人生一瞬間跌落谷底,誰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再站起來?一名七年級女孩朱冠蓁,雖然與街友接觸一陣子、多少聽聞他們的身不由己,但帶著100元流落街頭3天2夜後,她才真正明白:當一個人落到無家可歸、一無所有時,完全不可能翻身,沒有例外。
太陽花學運前,朱冠蓁其實對街友無感,連同情、好奇都沒有,但當她在學運看見學生拒絕把回收物交給一位拖著回收車的老太太,她困惑了,便開始著手了解街頭弱勢者困境。
2014年,朱冠蓁與夥伴巫彥德、張書懷組成「人生百味」,第一個計畫是「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標出全台灣以拾荒者蒐集物資的地點,讓民眾可以把回收物集中、增加他們的收入。此外也做過蒐集食材煮食分予街友的「石頭湯」計畫、開發文創商品讓街賣者收入增加的「人生柑仔店」等。
朱冠蓁曾經樂觀看待街友困境,認為總有例外能翻身,但當她真正去體驗芒草心協會舉辦的3天流浪生活後,才明白不可能。儘管她接觸過不少街友、知道一些生存訣竅,卻仍躲不了辛苦工作一整天只賺到57元的窘境。
...(恕刪)
抱歉..我剛剛去google了一下..
318運動,成就人生百味
正式於2015年登記為的「人生百味」,主要是以各種專案,集合群眾的力量關注街頭弱勢者為服務項目。從成立之前到現在,陸續推出「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石頭湯」、「人生柑仔店」,以及最新的「南機拌飯」等計畫,都是以街頭弱勢者的經濟與食物安全為主,近幾年逐漸吸引一群有著同樣理念的人們加入,讓一開始只是3個人的團隊,擴大到目前4位正職、4個實習夥伴、1位田野研究員和一位攝影師,以及不支薪的共同創辦人張書懷共11人的規模。
實際上成立於2014年的人生百味,第一個結構性計畫是誕生於318運動現場的「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也就此開始將朱冠蓁在公平貿易協會工作時,與夥伴觀察到的街頭弱勢者議題,一步步夯實起來。
2014年3月底的一個深夜,朱冠蓁與夥伴見到立法院外一位回收物資的老婆婆獨自吃力地推著回收車,在前往協助之後,幾天內和夥伴蘊釀出解決方案。「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主要是以地圖標出長輩固定回收物資的時間與地點,除了有效改善資源回收長者的生活之外,也可以讓附近的居民更方便地處理家裡的回收物,是個相當成功而有效的計畫。
他們上面並沒有寫到拒絕把回收物交給一位拖著回收車的老太太.所以??
每兩個禮拜開車來回嘉義板橋一趟.. 超車不等於超速..你的最高速限.也不等於別人的最高速限..
今年9月中午時,天氣超熱,我看到一個撿資源回收的街友走到半路,倒在學校旁的樹下。我看他全身瘦到見骨,趕快去包了便當買了一大罐冰麥茶給他,他不好意思的收下,後來我也把自己背包裡的陽傘送他,他跟我點點頭道謝。
後來,我騎車都會注意看看那個街友還在不在,一次在半路轉角停紅綠燈,看到一個老人推著一台破舊的嬰兒車,上面堆著資源回收瓶罐,正當我在思考要不要幫他時,停在我隔壁的一個大媽,居然從她的背包裡拿出一瓶罐裝飲料請老爺爺。(後續還有溫馨發展)
我也記得小時候,提著剛買的牛肉麵回家時,看到有個流浪漢臥在街角,後來我鼓起勇氣把麵給他,他跟我說那妳自己吃什麼,妳留著自己吃吧。不過我堅持請他,他跟我說謝謝並祝我平安有好報。
資源回收的收入是真的非常地微薄。
我曾經幫一個老人推過資源回收車去回收廠,嗯,整車的收入好像是87元。因為車子很重又走很遠,我整個人超虛脫(本來想說平常都有在爬山+健身,體力應該不是問題),回家途中我覺得自己快昏倒了,就趕快去7-11買了2個三明治+1瓶純喫茶,總共95元。等我躺在沙發上吃東西時,想到老人那車的收入才87元,當下有一種莫名的悲哀感。後來,我都會把家裡的資源回收清潔整理好,放在他家門口給他,就這樣持續了2年多,一直到我搬家離開。
我身邊的人,有的人會鼓勵,有的人會跟我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或是他以前不努力之類的。當時我就在想,當那些地位條件比你好的人看你是不努力的魯蛇時,你做何感想,你有沒有想要辯解?人的命運本來就不同,有些人生下來還沒開始努力就是穿金戴銀不愁吃穿,有些人生下來卻是跟著爸媽流浪或住貨櫃屋,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條件差的要翻轉命運本來就要花更多力氣,而且也不見得會成功,所以很大的機率就是貧窮世襲。
我覺得,有能力幫人就幫,即使是捐出零錢給弱勢團體有飯吃也是一份力量。幫這些人本來就不是圖他們的感謝或回報,所以我也不在乎他們的反饋是什麼。
cat9886 wrote:
我身邊的人,有的人會鼓勵,有的人會跟我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或是他以前不努力之類的。當時我就在想,當那些地位條件比你好的人看你是不努力的魯蛇時,你做何感想,你有沒有想要辯解?人的命運本來就不同,有些人生下來還沒開始努力就是穿金戴銀不愁吃穿,有些人生下來卻是跟著爸媽流浪或住貨櫃屋,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條件差的要翻轉命運本來就要花更多力氣,而且也不見得會成功,所以很大的機率就是貧窮世襲。
我覺得,有能力幫人就幫,即使是捐出零錢給弱勢團體有飯吃也是一份力量。幫這些人本來就不是圖他們的感謝或回報,所以我也不在乎他們的反饋是什麼。.(恕刪)
+1
說得好!
有能力拉別人一把時,有須要預想別人要拿錢去做什麼嗎?
如果人家缺的正是一口飯,並不是要去買酒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