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2017大陸高考作文題

全國卷一不錯,具時代感且給予足夠的發揮空間(就是如果死了肯定不冤枉)
全國卷二就侷限了,因為必須先對題意有精準(不只是正確)的了解。話說如果除了考作文還有其他的題目,實在不必在作文上再考一次對古文古詩的了解。再來,一定要選魯先生和毛主席的話嗎?
全國卷三很普通,不過與考生切身相關,也算有發揮空間。
天津卷還可以,但有運氣成分,有長輩緣的人可能真的比較好下筆(短短時間內直覺還是很關鍵的!)
北京卷就真的不怎樣。說紐帶感覺很八股,共和國我還以為是十幾年前電視上播康熙雍正那會兒出的題。微寫作更誇張,直接換個題目問:你看過哪些名著好了(好啦!我知道因為這樣問沒人會說實話)。這些問題對真的看過那些書並真心喜愛的,卻又過於膚淺了。其實還不如叫考生們幫自己的偶像寫個簡介。
江蘇浙江我仍歸類八股。就是如果我沒甚麼特別感覺還得硬要掰出一篇,而且大約還得要立意深遠,如果我是考生,真是逼得我要睜眼說瞎話。
山東卷較為生活化且有趣。(不過最後那句文體特徵鮮明是怕有人寫出四不像的文體?)

個人覺得出題真的不必難,目的是要考出程度而不是考倒大部分的人。
像電視劇李衛辭官裡的人人都知道,人人想不到的四書首句就很好。
我能理解首都出題感覺要特別的有高度,我覺得全國卷一就不但有高度而且很前瞻,但是北京卷的高度卻讓人覺得有個很沉重的包袱在那。(台灣的郵筒...唉)
不好意思.本人是鄉下聳.從來沒去過大陸.
雖說以前小學國中高中所讀的大陸歷史地理成績都很好.
平時也有在關注大陸與國際新聞.
但因從來沒去過大陸.對大陸現世的各種制度並不是很瞭解.

請問大陸高考的試卷都是全國不統一嗎?還是只有作文這一項全國不統一?
其他例如數學英文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的試卷是全國一樣還是不一樣?
還有請問大陸高考是像台灣大學聯考一樣聯合招生.或是各校獨立招生?
若是各校獨立招生.那麼各校考試日期是同一天還是會錯開?
會不會有報名北大就無法報名清華復旦等名校的遺憾?
感謝各位大陸網友的回覆.謝謝!!
always in love wrote:
不好意思.本人是鄉下...(恕刪)

从主贴可以看出来,高考试卷除了全国卷,其他一些省份可以自主命题,这主要是考虑到每个省教育水平、程度不同。
高考是联考制,公立高校没有自主招生权力。但每个省分别分配名额,考试内容和方式都不一样。大部分高考考生其实是以省为单位,在省内竞争。
然后大陆公立高校分为一类本科、二类本科、三类本科几类,你填报志愿时只能从每一类中选一个。北大清华复旦同属一类本科,所以选了北大就不能选复旦是正确的。

yawning wrote:
全國卷一不錯,具時...(恕刪)

全國三的考生是雲南貴州四川,大部分是相對教育落後的少民地區,估計是有意降低難度的。畢竟苗族彝族甚至大山深處的漢族等等的說漢語沒問題,但要求太高的文學造詣明顯不現實。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 但歌大風雲飛揚, 安用猛士兮守四方。 胡無人,漢道昌。

always in love wrote:
不好意思.本人是鄉...(恕刪)

先看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9%80%9A%E9%AB%98%E7%AD%89%E5%AD%A6%E6%A0%A1%E6%8B%9B%E7%94%9F%E5%85%A8%E5%9B%BD%E7%BB%9F%E4%B8%80%E8%80%83%E8%AF%95

應該是獨立招生和聯合招生都有
高考指的是聯合招生的部分
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下同)可能使用不同的試卷
高校為每省划設名額,按照考生在省內的名次錄取
每區的題目不同會不會有考生覺得不公啊
always in love wrote:
不好意思.本人是鄉...(恕刪)

第一,高考卷全国不是统一的,有的省份有自主命题权,像上海北京江苏等等。
第二,大学招生是联合招生,但是有的学校有极少的自主招生名额,不过招收的也都是些比较厉害的学生。大陆说是全国高考,其实不太准确,考生的竞争对象是本省考生,因为大学招生是会按照每个省的情况分配招生比例。
第三,现在报考学校在每个本科级别只能报一个。
和我原来报考时候不太一样,我们当时也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不过如果你报考了清华的第一志愿,然后第二志愿报的是复旦大学,如果清华没上线然后复旦上线了,复旦也几乎不会招收你。

反正高考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我们山东和隔壁的河南每年的考生都在70万上下,能上一本的比例也就是10%几,每个省的一本招生分数线还不一样,对于一些人口和教育大省来说很不公平,在西藏可能一本分数线就500,在山东同样的试卷580分都不一定能到一本线。
我当年考的时候,山东的二本线582分,这个分数如果拿到西藏或者新疆都可以上名牌大学了,高考题都是一样的。。。没地说理去
yimopan wrote:
每區的題目不同會不...(恕刪)


这个问题在大陆每年都会讨论,但是没有好的方案。
比如西藏和新疆内蒙古这些省份的招生分数线和山东河南的招生分数线一样的话,前面这些省份的考生除了少数特别优秀的,其他考生几乎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名额会被山东河南的考生挤占完。
国家在人为制造省份与省份的公平,但是又造成了对考生的不公平,这个问题目前看来是无解的。

Joey.M wrote:
从主贴可以看出来,...(恕刪)

看來我家兩個小鬼,一個唸浙大,另外一個唸武漢大學,算是祖宗有德了
楼上皆有不同程度的错误。

1、大陆高考制度改革历经40年,各个省份都在探索建立符合时代标准的录取模式。早期高考皆统一使用全国统一试卷。但考虑刀安全保密及各地实际教育水平不一,1985年,上海开始高考分省命题。此后,前后共有16个省份尝试全部或部分科目自主命题。但是近年来国家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统一命题呼声渐高。2015年至今,全部自主命题的省份已缩减至5个,即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江苏。其余省份都开始部分或全部采用全国卷。但是全国卷也是分成3套,可供各省份自由选用。

关于统一与分省命题的讨论,详见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00879_1

2、考试科目。1995年,广东省开始“3+X”高考改革。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X”在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中选考1至2门。2002年,教育部全国推行“3+X”,多数省市延用至今。但是对于X的定义,每个省份都有不同。大部分局限在文理分科方向。

2015年,高考再次进行改革,取消文理分科,由“3+X”变为“3+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综或理综,文科考生考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来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选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同时,多个省份改革方案给考生提供两次外语考试机会,可选择其中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通过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而等级性考试则以等级呈现,其中3门将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针对“唯分数论”的做法,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状况、传统文化素养、创新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个人特长等。

关于是否应该文理分科的讨论,详见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02167_1

另外,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可以自由选择是参加汉语高考,还是少语高考。若参加少语高考,所有试卷为少数民族文字编写和作答。语文科目拆分成:汉语(75分)、少语(75分)。

3、录取方法。当前,由于各省份教育水平差异,各个高校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各省,每位学生只与自己省份的学生竞争,同时国家还有农村学生专项、少数民族专项,来保障特殊学生的录取率。

在此前,各个学校根据其水平分为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一二三批等。学校根据各个省份的分数线划定自己学校在该省分的录取分。考生可在自己分数所在批次及以下各批次进行志愿填报,每个批次可填写5-10个学校,每个学校又可以填报若干个专业志愿。每个批次内的学校是平行志愿,即该考生的信息会同时推送到每个学校,只要达到该学校录取分数线,该学校会进行调档操作,这个考生被调档之后,就不会再被其他学校录取。如果,在某一批次没有学校调档的话,则自动进入下一批次。

2015年新高考改革:批次合并。北京、辽宁、江西等地将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20年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传统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让高校站在统一平台上,有利于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而不仅仅是跟着学校的“档次”走。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