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0226 wrote:不是喔.男女比例這...(恕刪) 人類的自然調節,統計來看的話,一般環境下男女比例約為 105:100,幾乎1:1的狀態。但是如果食物資源匱乏,就不容易懷上男胎,主要是人類生殖策略運作的關係,男孩子的好處是可以到處播種,但是需要的資源比較多,尤其要帶小孩的時候,缺點你帶大的小孩可能不是你的,而在資源匱乏的環境,這樣的生殖策略基因存活率卻是低的,因為到處播種,問題種可能長不大就夭折了,而自己的種可能還不是自己的,更大的問題是,在爭奪配偶時需要很多體力跟資源,很可能男嬰連交配的機會都沒有,完全浪費了寶貴的能源把男嬰養到性成熟。當環境匱乏的時候,雌性子宮把男嬰消化掉是最能繁衍自己基因的策略,因為能 100% 確保繁殖出來的基因是自己的後代,也能避免掉交配戰爭時所需要花費的能源。所以你看世界各國統計,有經歷過大饑荒或是資源完全不足的環境,通常都是女多男少,這是屬於演化出來的本能,但是當環境反轉之後,新生兒的性別比例會趨向正常化。另外在看從死亡率看的話,繁殖戰爭當中,男性配偶戰爭時耗費精力跟受傷的機率很高,而青少年時期到25歲之前,賀爾蒙影響的關係,進行高風險的活動機率高,死亡率更遠高於女性,平均壽命也更短,所以進一步減少男性的數量。所以統計出來的數字會是女多男少的局面,人在怎麼說還是動物,就算我們沒有注意到,還是照著大自然的腳本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