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點
1、太多化學物質(特別是食物本身)
2、從小打疫苗、太多的西藥
3、合成 (或取的) 維他命
4、水,冰
5、肉類取得太多(蔬果攝取太少)
6、晚睡
6、吹冷氣 (風寒)
7、体力勞動少 (流汗少、身體的毒素累積太多)
以上這些東西,很容易理解,會造成身体成為酸性,但是身体成為酸性,並不會讓你馬上生病,因為身体本身有很強的自癒能力,那怕你睡飽一點,自然都可以暫時不致生病,但這些物質會一點一滴的讓你的身體愈來愈不行 (進的多排得少,毒素自然會慢慢的累積),也就是說身體會從量變(部份的不平衡),變成質變(器官本身產生問題)
當你處于亞健康的狀態,也就是西醫所謂的慢性病,何謂慢性病,不就是慢慢累積出來的病嗎? 也就是還在量變的階段,身體仍然在進行該做的排毒動作,但是如果不減少毒素的累積 (不論是進的多或是排的少) ,超過所能承受的上限,自然器官會產生質變 (腫瘤、出血、…)
想想這個過程需要多久的時間,至少要10年以上的時間吧!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化學食品添加物,就是因為你的身體是非常強的,要到發病的時候,至少要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等發病的時候當然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造成的
所以,我們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將毒素累積在身體內,卻要求中醫 (或中藥) 在2~3個月內將問題解決,這不是很可笑的事嗎?
那是否有可能短期間 (3~6個月) 能夠治療好我們的疾病,特別是慢性病 ?
理論上當然是可行的,只要排除造成亞健康的環境,再找一個很利害的中醫,用對方向的中藥,那一切就解決了。這當然是廢話,如果這麼簡單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得癌症了
其實簡單的想,我們大部份的毒素來自于那?當然是來自于食物,那我們不就應該先從這個地方改變起
事實上,現在中醫用藥的邏輯如果還是根據以前的想法,那肯定是無法達成的,其實只要思考一下目前我們吃的東西是什麼,從這個地方開始,那就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可以治標又可以治本。
別忘了身體本身是有很強的自癒能力,只要不要忘了這一點,也就是說,在問診的時候,一定要了解病人的日常飲食習慣,用對的藥解決短時間的問題 (治標),同時病人必須改善日常的飲食習慣 (治本),那肯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
也就是說,除了用藥,改變或提供正確的飲食習慣才是重點
何謂正常的飲食
這就更簡單了,還記得以前的人如何吃,現在的人吃的是什麼。簡單的說工業革命以前,人類的食物多半取自于大自然,不會有所謂的化學添加物,但自從工業革命後,幾乎,我們在大賣場所看到的無一不是從工廠出來,如何還能稱做天然的食物,所以我們只要儘量吃天然的,少吃化學的東西
當你這麼做的時候,自然累積在身體的毒素就會愈來愈少,加上身體的自然排毒能力,很快你的毒素庫存就會加速減少,再加上中藥的平衡能力,那身体的慢性病,很快就會不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