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雨 wrote:
我按我跟我媽的狀況來...(恕刪)
謝謝妳的分享,讓大家可以更認識憂鬱症的心理狀態
藥物雖然不好,但在疾病高峰時真的不得不承認它的效用
憂鬱症真的需要自己努力的幫助自己
但有時並不是他人說的「往好處想」這麼簡單
所以如果能接受心理治療,引導改變及辨識自己的負面思考脈絡
對疾病的改善絕對有效
最後很難過聽到妳母親的事
所以我才希望在這領域的專業人士及患者一起改變這社會的錯誤認知
憂鬱症不是因為自己的軟弱
有部分原因是自己無法控制的生理因素(大腦)
也有部分原因是社會環境的不友善
當然自己認知或抗壓性也是原因
但當社會全歸咎於患者自身的軟弱或者不愛惜自己時,就好比責罵一個人為何要感冒一樣偏頗
最後的最後,自己還能做的,就是多運動,拉著爸爸養成運動的習慣,對疾病是有幫助的(Ströhle,2009)!
Ströhle, A. (2009).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116(6), 77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