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殖民地的旗幟

中國的國旗四顆小星依上到下是指:士、農、工、商
代表不論什麼職業都是平等
金錢平等、權利平等、義務平等、階級平等...等等等...屬於齊頭式平等
台灣是起頭式(立足點)平等,意即出生都是平等
而共產國家是從頭到尾都平等,所以叫共產

關於中國的國旗,我印象中是這樣
只是了解一下台灣過去有沒有這種殖民地時代的旗幟有什麼問題嗎?

不管你願不願意,
台灣就是被日本殖民統治五十一年,
這是鐵的事實.

不願意面對過去, 才是最大的悲哀.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中國國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星呈黃色,表示中華民族為黃色人種

新加坡國旗.1959年,人民行動黨-新加坡共產黨聯盟取得新加坡自治領首屆大選勝利。當時討論自治領旗方案,有人提出國旗上一定要和新中國一樣,有5顆星和紅色,這個提案得到了傳統華人(區別於更洋化的“海峽華人”)的一致同意。1959年12月3日,它被啟用為新加坡自治領邦旗。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共和國成立,原自治領旗升格為國旗。於是就有了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新加坡共和國國旗。
id2437 wrote:
只是了解一下台灣過去...(恕刪)


單純討論歷史

日本治台時並沒有日屬台灣的特殊旗幟
因為日本當時反對歐洲帝國主義的那種殖民地統治
也就是母國派總督,但某部分行政由殖民地當地自理
殖民地在形式上是某種低一階的政治實體
因此有自己的旗幟之需求

但日本剛取得台灣時
剛開始時希望能夠把台灣一如琉球與北海道一樣
直接編入日本本國
這叫內地延長主義
所以台灣就直接用日本國旗

但理想是如此
實際上辦不到
後藤新平就說
從生物學原則來講
根本不可能,殖民地就是殖民地
因此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主義兩種主張一直吵吵鬧鬧
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才開始認真推動內台一體,也就是皇民化運動

至於朝鮮為何有旗幟?
因為日本取得朝鮮控制權時
朝鮮李氏王朝還在
在最初幾年
日本是透過朝鮮李氏王朝這傀儡來統治朝鮮
也就是朝鮮在形式上有自己的政治組織

但到1910年李氏王朝正式結束
這面旗也就消失了
一樣用日本國旗

哇咧,同為殖民地,連朝鮮都有旗幟,台灣居然沒有!自尊心大大受挫了......

不會的!日本爸爸一定是爲了台灣人好,才沒有給台灣旗幟~~~我們應該仔細體會日本人的良苦用心:這說明當時台灣人的地位跟日本人一樣嘛,台灣就是日本的一部份。嘿嘿,朝鮮人地位更低。

——如此一想,心中便安心不少,隱隱然有些得意了~~





























「但他立刻轉敗為勝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臉上連打了兩個嘴巴,熱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後,便心平氣和起來,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一個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別個一般,——雖然還有些熱剌剌,——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躺下了。

他睡著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