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an wrote:
首先,你在日本也吃到同樣的東西。
日本的處裡就是由最高負責人90度鞠躬,然後賠償...
再來,你在台灣吃到同樣的東西,
台灣的處裡方式當然是找最高負責人,差別是沒有90度鞠躬。
其實,因為在台灣有太多客人故意製造假案件,例如把衛生紙丟進鍋裡,
所以很多店家當事情發生時先抱持懷疑態度這也是沒辦法的,
甚至經由電眼來判定到底是誰的錯...
我就吃過某家很有名的餃子店送上來的蒸餃上有附著一個鋼刷屑,
我也是笑笑的請店員過來,然後那盤餃子不用錢,
因為,我找不到我可以要求賠償什麼的地方...
你好
其實問題不在鞠躬不鞠躬
我注重是店家的態度
態度正確的店
做出來的食物
會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態度不正確的店
那就只能自由心證
關於你提到的找不到可以賠償的地方
我的立場是這樣
如果當時只是看到食物上面有鋼刷絲
我會抱怨也會接受店家重做甚至我不會在意店家打不打折的問題
可是吃進嘴裡的時候
我認為就無法一概而論了
因為這條鋼絲包在蛋裡面
我認為食物衛生有很大的問題
另外我想除非我是刻意要找麻煩
不然要如何把每一口的食物都檢查過再吃
並且
我懷疑廚房把鍋碗直接從洗碗槽拿出就做湯
也就是根本沒洗
那其他食物是不是也有不乾淨的問題
這樣的情況下
店長的處理態度是談打折
對於這種有疑慮的飲食
後面的東西我也不敢在吃了
也因為其實進店還沒多久
吃到鋼絲前大概也是只吃了幾片肉
我根本不認為這樣的情況需要付費
本來有想過就此離開
但是我認爲店家該給個交代
所以才在那邊耗了一兩個小時
又代理店長又店長甚至區經理的
我當時也講了
如果店家認為我就是來吃霸王餐的話
歡迎他們報警處理
可惜沒想到最後的結果竟是這樣
我也只能請公家單位稽查 大眾媒體監督了
只是就像我前面提到的
回家上網搜尋後發現
這類的文章常常都是在比誰吃過更長的
誰吃過更恐怖的
讓我覺得台灣的消費者都不在意自己的消費者權益嗎?
只會運用像是costco這樣有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店
去退款和去裝醬料去拿衛生紙嗎?
真正該注意的權力不在意
倒是很開心有那些可以裝醬料或吃一半也可以退貨的佔便宜?
講到財團大家抵制牛奶因為他很有錢
講到吃飯大家卻在比誰吃得鋼絲更長
我以前也在美國住過一段時間
”你等我律師信“這種話我想大家都有這印象吧
在美國這種事情可以搞得很大賠償金加上懲罰性賠償也會變很高金額
所以美國處理這類事情都是很謹慎
也因此你看到美國有人擦地都會放一個黃色牌子標示地面濕滑
美日兩國
我從來沒有遇到這種我只能跟你說抱歉的這種兩手一攤態度
我遇到這種態度都是在東南亞國家
一間日系連鎖餐廳有這種水準
不奇怪嗎
這家店官網寫著要成為既便宜又美味的連鎖店
因為他沒有說他的食物是乾淨衛生的
所以也該把這家店歸為實在的店家嗎?
乾淨衛生這種事不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嗎?
他們店裡牆上還掛著想成為你心中第一的店家的標語
這家店確實成了我心中第一糟糕的店家
一家號稱日本有六百家店海外五十家店這麼大規模的餐飲連鎖
卻讓消費者在食物裡吃到不算短的鋼絲
還沒有辦法有效處理顧客不滿
雖然我是覺得店長很為難的夾在中間
但是店長以喊價的方式給我折扣
我真的覺得很好笑
我跟朋友覺得要店家賠償什麼也蠻奇怪的
但是至少給個正式的致歉函吧
店長他答應我給我一個正式致歉函
結果過一下區經理又打電話來說不給
最後又跟我說是店長的權限沒有到
這樣做算什麼?
遇到這樣的問題
我感覺得出來店員的不知所措
也感覺得到這家店沒有標準處理程序
客人要求一個他們再打電話問上層再考慮要不要同意
這種擠牙膏式的方式
我相信只要略知顧客關係管理的人會理解我上面提到的
顧客的憤怒會隨著每次處理失敗而升高
店家流於形式的道歉
代理店長到店長到區經理都是形式上的不好意思抱歉
意義在哪裡
我根本感受不到店家的誠意
關於你提到的
有人製造假案件
我想也沒必要公布我的財力證明來證明我是付得起錢的吧
而且我的要求也只是給我一個正式致歉函而不是叫給我錢
也因為當時我以為店家會妥善處理也沒有錄影
但是這些不管是真案件假案件也屬於企業經營風險一環
這家店昨天在店內時我有注意到
好幾台攝影機
那我想應該可以清楚的錄到我吃一吃
從嘴裡拿出鋼絲吐在碗裡
然後店員收走的畫面
那基於這樣的情況
店家有負起什麼責任嗎?
店家有在乎自己的商譽嗎?
台系品牌鬍鬚張每次漲價
總有人抗議台灣餐飲不該高價
我都認為“沒有台灣餐飲就不能精緻不能高價的思維“
前幾天我在某知名店家看著很不便宜的馬卡龍卻有很多人排隊在買
但是對於滷肉飯漲價卻大聲撻伐
台灣社會價值觀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一般消費者的思維卻是
日本品牌歐美品牌可以高價
台灣品牌只能低價
為什麼台灣企業台灣人只可以做低人一等的事情
而日系品牌既有的印象到了台灣也就要入進隨俗的變成這樣嗎?
而台灣企業也就只是在推託 摸索 兩手一攤的方式下經營嗎?